水木筠子||可抵岁月漫长(表达/散文)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2-08-30

愿岁月可期

在生命的历程中,来来往往,不经意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人与事。有些经历过了,就会忘记了。但有某些画面或声音,注定会成为生活中的一道风景,难以忘怀。

某天会议间隙,突然接到一个陌生来电,以为是“骚扰电话”,差点错过了。后仔细一听,说我有篇稿件发表了,要加微信发稿费。对方的声音,有点深沉、迟缓,但吐字很清晰,感觉是个老者。

后来,才得知来电者是深圳某社区报编辑田老师。我加了田老师微信,他立即给我发来一个稿费红包。稿费金额虽不多,我却感觉收到了一笔“巨款”。过了几天,又收到一个沉甸甸的包裹。打开一看,是一份纯文学作品的报纸,有四版,彩色印刷的。共有十多份报纸,当期、往期都有。我迫不及待地阅读完里面的文章,内心惬意极了。

世间总有些人与事,本与你不太相关,有时却千丝万缕的,越了解,越令你感动,倍感温暖。素未谋面的田老师,这位特区的名人,原来是当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楷模。田老师从单位退休后,正式开始文学创作。至今,他已出版了九部长篇文学作品,并创办全国首家村级文学报。

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老人,年近九旬,一直坚守着与文字交融的初心。田老师依然精力充沛,老骥伏枥,无惧年龄,带领着一帮文学爱好者们纵情驰骋在文学的沃野中。他亲自审稿、编辑,做公众号,乐此不疲。正如歌曲所唱:“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生活不因岁月的蹉跎而褪色暗淡,却因岁月的沉淀而变得丰富多彩。不禁让我想起另外一个百岁老人,美国著名乡村生活画家摩西奶奶。

她是个普通的农妇,一生都没离开过农场。她的日常生活以刺绣为主,闲暇时养鸡鸭,生活平凡而简单。她在76岁时,才开始拿起画笔学画。80多岁时,她在全国开个人画展,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画家。一幅幅画作,色彩鲜艳、明快,充满了童趣与希望,让人赏心悦目。那些画,代表着老奶奶的心境,依然是那么的年轻、可爱。

田老师、摩西奶奶都是大器晚成的典范。他们的经历,让我明白到,年龄并不能成为追求人生梦想的桎梏,何时起步都不会晚,重要的是要有行动力。人生漫长而又短暂,有梦想支撑的生命,才令人倍感珍惜。一生有太多的愿望和梦想,但拥有的时间太少。岁月无情,苍老了我们的容颜,但也丰富了我们的灵魂。

生命的旅途中,每天都为柴米油盐而兜兜转转。人活在世上,总要有一种兴趣爱好,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独守的一份执着与期盼。人至中年,越来越喜欢用文字去记载生活日常。渐渐地发现,写作是一种心灵的需要,也是释放、自我调适的生活方式。文字似有一股魔力,有时可让所有的疲惫消失殆尽,心情变得愉悦、畅快。

写下每一段文字,收藏着每一份心动时刻。回首再看,自己的生命渐渐有了历史的厚度。那些文字,如跃然纸上的精灵,令生活充满诗意与乐趣。生命有了欢喜的元素,更令人萌发一种勃发向上的气度与风采。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花开花落都是时间的痕迹与见证。遵从自己的内心,坚持做好每一件喜欢做的事,不让时光带走遗憾的云彩。心有所悦,让一缕灿烂的阳光,照进有限的生命里,滋养自己的心灵。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不管你有多忙碌、多无奈,也不要丢弃对生活的热情。愿时光温柔以待,流年不负,岁月可期。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黄廉捷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原创 16333人浏览   2025-05-05
返程将至,广东这些路段易拥堵
12078人浏览   2025-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