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卫||小小说《谁扔了那瓶香水》读后(探讨/笔记)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2-07-19

【编者语】近日,我们在文棚作者群中举办了“线上的研讨•主题:彭卫小小说《谁扔了那瓶香水》读后”7月份文学主题研讨活动。作家们积极发言,有从小小说情理分析的,有从小小说悬念称赞的,等等。小小说“开放”的结尾,与作家们热情互动,体现了文棚借助当今科学技术,引入“互联网+”思维的时代性与开放性。现将部分内容,按发言时间先后整理,和读者朋友交流。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这样的研讨活动。

————【话题】————

徐向东:彭卫的小小说《谁扔了那瓶香水》,文字很短,主要揭示了职场复杂关系及人性。这种题材早已有人写过。但是,今天发表此类文章,依然能在读者中产生共鸣。这种小小说写作,一般来说,前面设伏,使其结果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但作者对结尾的处理更为“开放“,一些作家认为谁都有可能成为扔了那瓶香水的人,给读者留下了热议或想象空间,这样的结尾精妙。关于这些,请作家们相互交流与探讨。

————【作家线上发言】————

陈龙辉:我猜是姓林的女人。

彭卫:为什么呀?

陈龙辉:给小姑子了,不是死无对证了吗?放在首饰盒里的,拿出来点过耳朵的,都是有下落的。

郭辉:这个结尾,可能比隐性铺垫更有意思,生活中真有一些东西,永远找不到真相。

彭卫:这文主要是写一种职场上的人际关系,有可能李小越在背后搞过她们的小动作,也有可能她们嫉妒李小越……所以究竟是谁扔的,我真的不知道。

郭辉:这就是真实的生活,有些东西永无答案,也不要寻求答案。

彭卫:是的,郭老师解读得非常好!当初这篇小小说发表后,有读者说我没有写完。

李英花:我还是猜不出是谁,哪里有提示哈?

李洽:让人猜猜猜最好。

彭卫:不需要去猜是谁,真的我自己也不知道。您看一下郭辉老师的解读。

李英花:哦,原来小说也可以这样写的。

彭卫:转朋友圈一文友评论“小说设悬念更引人深思。生活有无数个答案,每一种都有可能”。

张迎春:彭卫的一篇《谁扔了那瓶香水》,也许开放性结尾是引发讨论的主要原因。能引发讨论的多半都是好文章。我喜欢这篇小小说。

首先喜欢这个开放性结尾。李猜可能是张,她们之间曾存在竞争关系。张用的就能确定是李送的?但也可能是林,送人了无法对证;还可能是王,首饰盒存放在家里谁又看得见?表面一团和气不代表私底下不玩阴的。此时没有冲突并不能说明从前没有、以后不会。扔掉那瓶香水的人,也可能为了点什么,也有可能什么都不为。说到底人性是复杂的,生活是丰富的。一切皆有可能。这个世界上更多的事物并非非此即彼,也不可能全部非白即黑。太多的事情是没有答案的,也就不必事事都寻求答案。文学即人学而非科学,没有必要什么都问一个为什么。文章开口很小,一瓶香水而已,而且还是迷你版的。一滴海水可以映出太阳的光辉。一瓶香水的背后隐藏着人的劣根性。小小的开口很符合小小说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特性。选材精心,都有可能都不确定,气味淡雅若有若无难以辨认,让这个开放性的结尾具有合理性。

林晓玲:小小说写得很有深度,张迎春解读到位。

陈佾生:《谁扔了那瓶香水》真有点悬疑侦探小说的味道,三位同事都是嫌疑人,因为动作“表演”也好,口头说辞也罢,都不能让人确信,读者可以费尽心思和主人公一起去推测排查,但这不重要,也不是小说的主旨所在。重要的是,小小一瓶香水仿佛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人性的阴暗面。几百字的一篇小小说,读后让人欲罢不能,久久回味,这才是这篇小说的魅力所在。小祱构思巧妙,笔力不俗,让人回味无穷。

彭卫:其实那个已经被李小越排除了的张岚岚仍旧可能是那个扔香水的人,理由是她内心非常厌恶李小越,将她送的那瓶香水扔了并在上吐了口水,但她为了维持与李小越表面的风和日丽,上网又购买了一瓶(也许不止一瓶)同款的香水,并在李小越在办公室的时候适时拿出来点一下。当然,也有可能是林晔或王琴非常厌恶李小越,她们其一将香水扔字纸篓里了。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张岚岚将香水扔了以后并没有上网购买,也没有打算演什么戏,但林晔或王琴也非常厌恶李小越,她们其一以“不喜欢用香水”为由将香水转送给了张岚岚。

张岚岚不好拒绝,于是干脆就演演戏。

巫晓玲:让你这么一分析,觉得李小越人品不咋的,所有女同事都讨厌她。

彭卫:也还有可能,张岚岚、林晔、王琴都很不喜欢李小越,她们都将李小越送的香水扔了,但只有一个人将香水扔在了办公室的字纸篓里,她就是故意要让李小越看到的。李小越这个人,也许真是一个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人,她可能搞过张、林、王其一或者全部人的鬼。

但也许她是一个能力很强或者原则性很强的人,她遭到了张、林、王其一或者全部的嫉恨。职场人际关系复杂……

巫晓玲:一瓶香水引发的悬案。

彭卫:我也不知道是谁,每个人都有嫌疑。有人会说,张岚岚犯得着扔了香水又去买吗?当然,如果她对李小越的厌恶、嫉恨达到了相当程度的话。

潘兵华:彭卫老师的小说《谁扔了那瓶香水》篇幅不长,信息量不少,设问式的题目很吸引读者。这是一篇描写职场的闪小说,闪小说在写作上追求“微型、新颖、巧妙、精粹”。职场复杂的人际关系纵有千言万语难以说尽,作者很巧妙地用一瓶被扔的香水来折射人心的幽深之处。主人翁李小越显然很会处理人际关系,属于职场中八面玲珑之人,这种人很吃香,而那些不会来事的职员往往不受待见,她们将不满发泄到处于同一层面的同事。如果李小越一直纠结谁扔了那瓶香水,不仅自找没趣,而且有毁形象,小说的内涵就属于低级层面的,离精粹有距离。因此我有理由相信作者是借李小越的视觉来看待职场问题的复杂性,香水有毒。如果读者求探案式的结果,是谁扔掉那瓶香水无疑是满足猎奇的低级趣味,于小说有害。

高磬:文学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谁扔了那瓶香水》的人物原型就在身边,人人身在其中,通过小说,通过分析,透视人性后,明白自己应如何定位,如何躲避人性黑暗,如何提升自己……这才是最好的答案。昨天,我刚经历了类似的职场复杂,小小的事情,颠覆三观。

一篇文章能让人受到启发,心灵得到升华,就不失为一篇优秀的文章了。《谁扔了那瓶香水》已做到了。该文章让我对昨天的事情释怀了。如果我是李小越,我不去纠结那瓶香水是谁扔的,该吃吃该喝喝,该跳跳……。

彭卫:能有如此效果,那我真是太开心了。一篇几百字的小文,能得到编辑的赏识和文友们的厚爱,我感到很荣幸,今后当更加努,向大家学习。

》》》原文链接

彭卫||谁扔了那瓶香水(小小说)

李小越休年假从外地旅游归来,给科里所有的同事都带了一份小礼物,男士每人一个巧克力式打火机,女士每人一瓶迷你香水。大家收到这样精致的小礼物,都连声称谢。

李小越第二天上午上班,惊异地发现办公室的字纸篓里扔了一瓶她带回来的迷你香水,上面还黏着口水。

李小越好像被人抽了一记耳光,脸上火辣辣的。

她不动声色地将字纸篓里的垃圾倒掉,然后不动声色地观察科里的三个女同事——林烨、王琴、张岚岚,揣测究竟是谁扔了那瓶迷你香水。

李小越连着观察了好几天,没有发现哪一个有任何异样。她送给她们的迷你香水是一模一样的。究竟是谁扔了那瓶香水呢?

李小越揣测张岚岚最有可能扔那瓶香水。

科里前段时间因为某种事情,李小越和张岚岚两个人表面上风和日丽,但各自暗地里都在一争高下。李小越估摸,最有可能扔香水的是张岚岚。

可是,有一天上班时,张岚岚从包里取出李小越送给她的香水瓶,在耳朵边上轻轻点了点。她的这个动作别人没有在意,但是却被李小越捕捉到了。

李小越有天趁办公室里只有她和林烨、王琴在的时候,笑着对她们说:“我送给你们的香水,你们都不喜欢用啊?其实,我是特意选的气味淡雅的那一种嘞!”

林烨说:“我家小姑子看到你送给我的香水,一把就抢了过去,我拿她没办法。”

王琴说:“那么精致的香水,我放在首饰盒里舍不得用。”

李小越看着她俩的表情都十分自然,谁也不像是在说假话。

(注:本文原载中山日报文棚)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策划、主持/徐向东
◆参与/陈龙辉 郭辉 李英花 李洽 张迎春 林晓玲 陈佾生 巫晓玲 高磬 潘兵华等
◆文/彭卫 徐向东(整理)
◆编辑:徐向东
◆二审:向才志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