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青蛙在城市里跳跃
回忆我懵懂少年时光,令人辛酸也羞于启齿的莫过是十四、五岁时,为了赚学费,每到夏季的周末或暑假的晚上,跟着大哥二哥去稻田里池塘边抓青蛙。
▲刘洪希诗集《一只青蛙在城市里跳跃》
然而,扯回我这记忆思考的,是我1999年1月从部队转业到中山工作两年后的七八月间,我在一份《打工诗人》的创刊号中,看到《一只青蛙在城市里跳跃》的诗歌,从此,刘洪希这个名字深深地嵌入我的脑海。一晃20多年,我们成了诗友。
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大江南北,一只只乡村的“青蛙”,洗脚上田在喧嚣的城市打工。刘洪希来自湖南,怀着对未来的期盼,带着文学的梦想,南下中山在多家工厂打拼。2001年,他写下这首诗歌《一只青蛙在城市里跳跃》,凭借对文学的热爱和坚守,他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此后,他被招入交警支队,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在国家及省市级媒体刊发大量的新闻报道。
从那年起,我也因负责单位的新闻宣传工作,我们成为了笔友文友好友,成了中山日报“用稿大户”“获奖大户”,年年被评为“优秀通讯员”,年度、季度、月度“优稿”基本上都有我俩的份。“刘夏”的名字曾一度成为中山新闻宣传通讯员队伍里的一个“段子”,直到2011年底我轮岗结束。
一个人的幸运,实际上就是一个时代的幸运。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名城中山,海纳百川,吸引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外来人才。刘洪希从1995年至今在《诗刊》《北京文学》《诗选刊》《诗林》《羊城晚报》《诗歌月刊》等报刊发表诗歌等文学作品400多篇(首),并出版诗集《一只青蛙在城市里跳跃》,先后加入广东省作协会员、中山市作协理事,还担任中山市诗歌学会副秘书长。他真正在中山成长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打工幸运的诗人。
感谢生活,感谢社会。为时代而歌,为生活而诗。美丽中山,投资热土,在“工业兴市,文化兴城”的新征程中,我听到了美丽的中山城乡“蛙声一遍”,一只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青蛙”,在城市里欢快地跳跃,为中山城市发展吟唱。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向才志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