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丽芳‖鲈鱼(南国美文踢馆赛报名50/散文)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1-12-10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鲈鱼

每每下馆子吃饭,浏览到鱼类菜单时,我自然而然就想起范仲淹“但爱鲈鱼美”的诗句,于是总忍不住来条清蒸鲈鱼。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熟知的鱼种类繁多,其中有一种鱼自古以来都被人们津津乐道,受到众多文人墨客的赞颂,那就是鲈鱼。

西晋时期,有一典故,曰“莼鲈之思”。传说文学家张翰在洛阳做官,秋季西风起时,他怀念起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为此竟放弃功名,回到家乡吴郡,过起简单淳朴的乡野山夫的日子,这便亦是“鲈鱼堪脍”。

这一典故的真假我们不去考证,但史上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中对鲈鱼的赞誉确实不少。南宋文学家辛弃疾笔下就有“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的诗句,描绘了诗人心中温馨的家庭生活画面;“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雁归未……”而最为妇孺皆知、朗朗上口的诗句莫过于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文人笔尖描绘的鲈鱼美味及捕鱼场景令人如临其境、神往不已。松江鲈鱼,还被清王朝康熙、乾隆誉为“江南第一名菜”。可见鲈鱼在古今文人心目中的地位。

最近,恰巧收到友人相约,有机会去参加珠海市斗门白蕉镇举办的“白蕉海鲈鱼旅游文化节”,带着对鲈鱼的好奇,我决定前往一睹为快。

珠海斗门白蕉镇,是盛产海鲈鱼的黄金聚宝盆。白蕉镇因海鲈鱼享誉全国,先后因海鲈鱼获评“中国鲈鱼之乡”、“最具影响力水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以及“中国鲈鱼之都”等称号。白蕉海鲈鱼成为珠海市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同时白蕉海鲈鱼养殖基地获评“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是全国最大的海鲈鱼养殖基地。据悉,全国每十条海鲈鱼就有七条来自珠海白蕉镇。因白蕉镇处于咸淡水相交接的地带,土地肥沃,生态良好,气候和区域位置最适合养殖海鲈鱼,养出来的海鲈鱼肥美、鲜嫩、清香且没有腥味。在技艺高超的厨师手里,海鲈鱼可以做成40多种不同的熟食产品,而每一款产品的背后都有值得挖掘的有关白蕉镇的民间故事和文化内涵。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早上天蒙蒙亮,我便来到海鲈养殖场,只见渔民们早就忙开了:检测水质、清理场地、查看鱼情、整理渔网、准备投喂鱼料.....远眺一望无际的养殖场,渺渺茫茫,水天一色。我走近水边,手里抓一把鱼饵,往水里扬手一撒,脚下立马聚游过来成群结队的活蹦乱跳的白花花的海鲈鱼。它们摇着尾巴,欢快地扑腾着,争先恐后,唯恐吃不到美食,那场景真是热闹欢腾啊。我想,任谁看了这愉悦的鱼群,心里所有的阴霾都会一扫而空。

白蕉镇的渔民祖祖辈辈都与海鲈鱼为伴,海鲈鱼就像是渔民的孩子,渔民喂养了海鲈鱼,海鲈鱼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渔民,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白蕉镇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传统节日及婚嫁民俗礼仪中、文艺表演节目中都有鲈鱼的元素,这海鲈鱼已成为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缺或的部分。

有别于淡水鲈鱼,海鲈鱼体型较大,身材修长,鳞片粗糙。分白鲈和黑鲈,白鲈背部青灰色,腹部白色,身上有斑点花纹;黑鲈鱼颜色较黑,整体颜色深黑灰色。海鲈鱼外表体态秀美,内在肉质嫩香爽滑,不单是美味佳肴,最重要的是,海鲈鱼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有记载“鲈鱼性甘温,有益筋骨、肠胃之功能。鳃性甘平,有止咳化痰之功效。”对孕妇、哺乳期妇女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由于海鲈鱼食用、药用价值高,生长周期短,饵料成本低,可以高密度饲养,经济效益好,成为渔民人工饲养鱼类的佳选。海鲈鱼对水质要求较高,遭到污染的水环境是养活不了海鲈的,这就要求人们要想取得经济效益,就必须要保护好水环境。

看着那一条条活蹦乱跳、生机勃勃的海鲈鱼,我思绪万千:世间万物的生命都有长度和厚度,据说鱼的记忆只有7秒,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好像永远不知疲惫。就算有朝一日成为餐桌上的一道菜,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价值,造福了人类,得到了人们的肯定和赞颂,也不枉鱼生。我想我们不单要有向往美好生活的追求,更要有为世间万物造福的情怀,懂得运用科学、理性的方法,让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让人生更加圆满,这样才不枉人生。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向才志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