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红‖相思树上相思散(世说/散文)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1-10-22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相思树上相思散

公园后山,相思柳的花朵开始零落。树枝上,黄色的花影渐次模糊,绿色的叶子渐次清晰。

初秋时分,这几棵相思柳曾经热烈盛放。晃眼的亮黄色,一串接着一串、一簇连着一簇,随着清风不断翻涌,与绿叶参差相映,极是好看。在傍晚时分,端一杯清茶,斜倚着阳台栏杆,吹着风,看花影浮动,心底涌动的思绪也似盛开的花朵般,满盛殷切。昨天夜里起了风,晨起看到阳台白色的砖面上,散铺着黄色的细碎花瓣,在清晨微明的天色中,残损破败,杂乱无章。我不禁悄声念叨:这风儿实在不解花情。

常绿乔木,叶片狭长,头状花序球形,花开金黄色,这种名为相思树的植物,来自台湾。或许是因为其狭长的叶片跟杨柳叶相似,所以有了相思柳这个别称,在我看来,“相思柳”这个小名,比相思树更符合它的气质。你看,清风过处,曼长软韧的枝条,随风披拂,婀娜柔美的姿态,一点也不输给依依杨柳。

相思柳常见,除了花开时,一年四季只见绿,公园,路边,山野……稍一抬头就能找到。只是,我们惯于对身边熟知的事物视若无睹。我好像在花儿凋零的这一刻才惊觉,相思柳的花是开在秋日的,且开得这般饱满而热情。突然想起某个秋日黄昏,想起大面岭上高而陡的长石阶,想起围护着阶梯的石栏边上,植有一棵相思柳。植株不大,花叶触手可及。我在夕阳铺满山头的时候,从山顶下来,一直走到它身边,轻抚枝上繁花,毛绒绒的花丝滑过掌心,轻轻一握,有一种淡淡的酥麻感涌上心头,这是无法言尽的感觉。千丝万缕,缠绵悱恻,理不清道不明,恰似相思漫浸心田。

古人喜欢于送别时折柳,自然,这柳说的是杨柳。临别时折一枝柳枝赠予友人,似乎就能把自己依依不舍的情意附上,随友人远行,为他们分担一路的寂寞和忧愁。人们往往如此,在言语不足以表达清楚情感的时候,取一物以寄怀,用以表达未尽之意、未尽之言。若当时相思柳也在,折之赠人,是否更能表达相思难舍之意?

我自少年起就喜欢这种植物,那时不懂相思,但喜欢它,却是因为相思二字。我以为,相思二字,最是难懂,相思二字,亦最是难舍。苍茫世间,万象万物,喜欢或不喜欢,是一个人内在情感的真实呈现。对至爱亲人的思念,对往事故友的怀想,对已逝情怀的追忆……每一份情感,都浸润着相思。有时,触之生疼。

情生时绝美,就如花开处动人一般。

只是,如今秋还正盛,一场花事的热烈,已经开始离散。可我还没来得及用心观赏它。我自然不能告诉它,我心底因花朵凋零而产生的忧伤。花朵绽放时,并不会因我的欣赏而多灿烂一份,此时凋谢,自然也不会因我的黯然而少一些零落。它自然是它而已,随着季节的转换,花开花落,草木有属于它自己的成长与蜕变。与我,又有什么相干呢?我暗暗嘲笑自己,若它有灵性、有感知,此时,是否会因我强加给它的这份浅伤而觉得可笑?

风摇荡着树,枝叶参差披拂,光浮影动,感觉又是另一番景象,并不因花朵残败而失去美感。其实,树还是原来的样子,只不过一阵风过,你的感觉不一样了。这一刻的思绪,刚起,却又忽然走远。就像一些已经久远的记忆,恍惚间念起,却真实得如同刚刚发生一样。有时候,你辩不清楚,它到底是遥不可及,还是近在咫尺?你想不明白,到底是遗憾可惜了,还是本该如此?

我们几十年如一日地生活着,这其中有多少人或事,就似这花事,在你不经意间就擦肩走过了,来不及细品,转身已无迹可觅。人生中的缺憾,大多源自于此吧。于是,我们有时会陷入某种情绪中,不停地去缅怀曾经波澜壮阔或静水深潭的过往。“如果”一词,承载着我们生命中许多悔恨和不甘。但是,那又怎么样呢?时间是不可逆转的长河,永远无法跨越。我们终究只能一直站在此岸不断地回望彼岸。甚至于,有些人回望的时间长了,便一时忘了现在,忘了正踩在地面的脚步。

生命如此有限,人的精力更是有限,我们终究要明白:不是所有美好的、我们想要的东西都能抓住。那些握住或者握不住的,只是一转眼的时间,便都已走远。不想也罢。花事与人事,其实都一样,终究是缘来则聚,缘尽则散。

(这是一个共享、互动平台。“文棚”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和读者交流、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当月阅读量达6000次,编辑部打赏50元/篇,12000次则打赏100元/篇;另外,每月由文棚主编推荐5篇优秀作品,给予50-100元奖励。优秀作品可以参加季赛和年度总决赛。请一投一稿,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户名、账号等。文责自负,发现造假、抄袭、套改等即予曝光。)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原创 6828人浏览   2025-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