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我的完善也是一种意义
二O二O年九月,我从万山岛度假归来,在珠海香洲港码头时突然想起老同学刘茜在珠海,便给她打了个电话,问候一下,顺便一晤。她告诉我她恰好在工作室,离香洲港码头只有十几分钟车程,便邀我去她的工作室喝茶。
▲书法家刘茜
虽是偶然,但却是第二次到刘茜的工作室,第一次是与珠海作协主席卢卫平兄、小说家马拉、诗人徐林。
喝了几杯茶,拉了会儿家常,遂起身仔细欣赏了一下她挂满四壁的新作,顿时有点被惊艳的感觉。墙壁上挂的书法作品,除了让我耳目一新,还有一些异样的感觉,一时却找不到合适的词。
推开窗户,微风拂面,顿时想起,这种感觉如劳累后徜徉在山间林地;如在空调房里呆久了,站在阳台上呼吸新鲜的空气,这种感觉真好!她的书法让我讶异,她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柔弱的,但写的字却既有女性的妩媚,又有男性的阳刚,却又不是那种坚硬的、不带任何温度的阳刚,准确地说,应该是有一种偏男性的中性之美。
有了基本的认识后,我笑着说:“你的字里行间有让这个世界马上回到方寸之间的美好。特别让人高兴的是字里面有那种人类千万年积淀下来的美好品质:诗性、美学、道统、高贵、优雅……尊重传统,有自己的个性,但不装神弄鬼。我很喜欢这种书法美学。”
她赧然而笑。看来她认同我的观点。
我与书法界偶有交集,与陈忠康、杨涛、夏鹏程、刘洪镇、王客、卿三彬等都讨教过如何欣赏书法之美,虽不攻书法,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书法爱好者。
她的字不是行家都可以看出师承“二王”,但绝对不是刻板地临摹、学习,而是师古不泥古,行笔顺畅,转笔灵活,笔走龙蛇,仿佛游龙戏水,个人的面目已比较清晰地显现出来。我们写作圈有一个说法:二手写作。凡是真正对文学有点追求的人都特别反感。我跟书法家交流的时候,也借用过这个说法,我特别不喜欢匠气十足的“二手书法”,字写得漂亮,却没有任何自己的想法,没有一点辩识度。而刘茜同学一开始就避开了这个陷阱,真是可喜可贺。
如果非要说个缺点,在我看来,就是少了点朴拙与险峻,也许这只是我的个人趣味。
作为老同学,几年前,我曾说她的字如烟视媚行,几年后,巳出落得落落大方。
我衷心祝贺老同学书法作品集出版,自读初中始开始学习绘画,三十多年来,她一直浸淫在书画艺术中,漫漫艺术路,始终有她求索的身影,到今天成为一个略有所成的书法家,真是苍天不负苦心人。
从与她的对话中,感觉她似乎还有一番雄心壮志。我竖起大拇指。她认为我可能误解了她的雄心壮志,解释说,我的雄心壮志是要继续探索学习以及深究艺术之真理,而非走入扬名立万之漩涡。书法是我的精神寄托,说实在话,如果我不练书法,我的人生就没有力量了。
我深为老同学欣慰,她对书法的认识能让她获得一种纯净的力量,它与天份一样重要。谁规定做艺术就一定要扬名立万、成名成家!在我看来,对自我的完善是一种更为重要的意义,修身比成名重要,名利是艺术的附属品,而不是相反。每个人不过是大地上的漂泊过客,无论我们做的何种艺术都是与这个世界以及生命本身发生种种关系。
》》》链接
刘茜简介:湖南人,字柏希,别署西晴草堂、权英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珠海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珠海市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研究员、珠海岭南书画院副秘书长、研究员,广东省南方软实力研究院珠海国香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山日报新媒体中心
◆图片:作者提供
◆编辑:徐向东
◆二审:张鹏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