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成功在光明新区
这光明新区的天湛蓝得万里无云,大地四季如春,到处都是姹紫嫣红,而花簇天天笑颜,无数种绿的花卉,草木,以年年天天的豪情,青春的壮美福祉在这一片神奇的热土地上,路网络的分布,鳞次栉比的工厂楼群,是如花园,山庄般美丽。组合成了工业化科技化的大城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实验田,这一座如火如荼魅力四射、豪情万丈而又青春激情的城市,是全中国人民向往的地方,也是几百万光明人的摇蓝、喜爱和创业、收获和发热发光的战场。
我们是光明人!我们在这一片神奇的热土地上,都以高速度而奔忙着,用青春的激情,热血和汗水而丰盈理想,我们来自五十六个民族和世界各地,以移民和世界友人、本地人组合着这个城市的生活,支撑了光明新区的天地日月,建设着美丽自然、富庶而幸福的光明新区。来到光明的每一个人都会天道酬勤而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把自己人生能量以追梦寻梦释放得淋漓尽致、竭尽所能。因此我们一旦把人生的理想种在这光明新区里,在这里寻找机会,以图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用生命最大的可能甩掉懒性和低靡、沮丧和乡愁忧伤、迷惘和悲凉,都以高速度如那高速公路上的车辆,那深圳人儿的市场、工厂、商业百货、天虹、注尔玛等等而鲜花开放,一日千里、蒸蒸日上。
中国以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楷模而弥漫。邓小平的步履,以深圳莲花山上奔走的雄才大略而屹立在我们的心中,我们以小平同志的忧患、前沿为人生的起步点,以深圳的速度和光芒而追梦,这不就是现代中国人深圳光明人奋斗的基色和浑重浓情的热望。
我兄长二十多年前,背一蛇皮袋东西从千公里之外苍茫古朴的家乡来到这个改革开放的沿海城市,开始打工,喝的是自来水,吃的是干粮和快餐,睡的是出租屋,开始都以十几个小时的流水线如机器一样的工作,年年天天一样,为着自己人生的彩虹而奋发图强。艰苦创业是兄长的雄心壮志和理想,而后为了发展他开始天天跑业务,一个星期走乱一双鞋,清晨带一瓶自来水、一包干饼、一份资料背囊一个愿望,奔走在深圳、东莞的每一个角落里,日日夜夜,最后终于拿到了订单,有了收入,几十年的拼搏胜利的落户深圳,办公司富裕再创辉煌。
草根的我,我才来到深圳光明十几年和许多的人一样。在光明新区里每天和太阳出发,每夜送走月光,日复日的努力奋斗,工作上的成绩不用说,就说自己业余的文学爱好吧。十年前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劲风吹动了我的诗行,我的“迎大运,颂大运”配乐诗歌《我们是深圳人》获得了龙岗大运朗诵诗歌三等奖,还刊登在《龙岗文艺》上,稿费千元,还有,《小平圳》三首诗歌,获得了《深圳最美的诗歌》深圳河南人网的优秀奖,还有我的《中华民族和我》一首诗歌,被全国几十家单位和个人为建党九十周年,而朗诵作图片,等等,从此后我还写有三百多首诗歌,还有十几万字的长篇小说《苗山情缘》,发表许多作品,获奖无数等等。所以我们光明人从来没有虚度时光,时时在自己的这一片天空里追梦。其实深圳光明新区的每个人都如我一样,我们都是光明新区的天、地、日、月,我们是新区的绿树红花,万紫千红。虽然我们背井离乡,有时孱弱的内心故乡里的思念那就留给深夜的湿梦,孤苦和忧患让它随风吹去忘记了吧,激情梦想在明朝出发的风彩之上。我们就是光明新区的打拼者,我们就是胜利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受益和见证者、成功者。
(请勿微信投稿!文棚是一个以散文为主的共享平台,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读者转发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当月阅读量达6500次,编辑部打赏100元/篇。请一投一稿, 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非签约作家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账号。)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