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等一等,疫情还未结束
春来柳丝绿,燕归百花香。春天是绿色律动的季节,也是百花争奇斗艳的舞台,春风吹红了簕杜鹃,春雨浇绿了杨柳。踏春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民间的一种习俗。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有些人宅不住了,想出去走走。且不说香山游览线路堵车的事件,也不说西湖游人如织的画面,更不说广元市民扎堆喝茶的场面,单是上海Costco超市里面“人从众”的情景就令人忧心忡忡。春色虽美,美食虽香,然而,疫情还没有结束,就这样扎堆在一起,还有些人连口罩都不戴,那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远的不说,就说我生活的海滨小城阳江,在家憋了大半个月,有些人已经按捺不住了,他们纷纷走出家门,有的走向公园,有的奔向超市,有的回归田园,有的在奶茶店里排起了长龙……近半个月,我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安心宅在家里,很少到市场买菜,要买也是一个星期买一次,并且是全副武装的,看到没有戴口罩的人都闪得远远的。今天早晨,我在市场中没想到会看到这样令人担心的几个镜头:一位光着上身,没有戴口罩的大叔正开着三轮车,车上载满了鸡肉,他不断地吆喝要行人把路让开;一位卖鱼的老板把口罩拉下来,大口大口地吸烟;一位卖猪肉的大婶虽然戴了口戴,但鼻子却露了出来;海鲜档里围了很多顾客,而档主的口罩早就褪色了……
外出而没有戴口罩的人,以老人和小孩居多。老人和小孩好不容易才戴上了口戴,现在又脱下了,真的令人担心。在凶神恶煞的新型冠状病毒面前,老人和小孩是弱者,抵抗力本身就差,在疫情尚未结束的时候,把口罩脱掉了,那无形是在赌运气,在拿生命开玩笑。口罩在疫情期间可是“生命罩”哦,传染与没传染只在一罩之间。“戴口罩”虽然只有三个字,在近段时间肯定不只宣传了三亿次,但有些人总是不长记性,他们在公共场合大大方方的不戴口罩,不但自己“找死”,而且还有可能会连累“乡里”,甚至连自己的家人都有可能被搭进去。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可输不起啊,更何况你输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输在一个小小的口罩上,那也不值得,如果真是这样,那才叫憋屈。
在阳春77岁的岑老太被确诊前,阳江市曾有过近半个月0新增,公路网的监测点已撤除,民生类店铺开始营业,企业有序复工生产,省里更是把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好消息接踵而至。在这样利好的消息情况下,有些人放松了警惕,还有些人存在“阳江贵地永无忧”和“天星赖屎,无关偔事”的侥幸心理,以一种看客的心态去对待疫情,存在这种心理的人真的令人担心。病毒可是不长眼睛的哦,它哪管你是日本人、印度人、湖北人,还是阳江人?只要是人,遇到了,它通杀,没有做好防护的,活该倒霉,做好防护的,有很大的机会能躲过去。宁波市江北区男子买菜时没戴口罩,短短的15秒就被感染了,想起这血淋淋的事件,我真为那些没有戴口罩和正确戴口罩的人捏了一把汗。
疫情尚未结束,希望大家再忍一忍,等一等,等到疫情完全控制之后,武大的樱花,西湖的苏堤,安宁路的黄花风铃木,金园路的紫荆,北京的烤鸭,长沙的臭豆腐,龙津路的猪肠碌……我们有的是时间游玩和品尝,但现在还不是时候,防控疫情的这根弦我还们还需要紧绷着,提防抗疫黎明前的黑暗。一些人永远地留在了2020年的春天,这些痛,换来的是让更多的人能够拥有美好的明天!我们要懂得感恩,心存敬意,不要为了贪一时的快乐,而让我们大半个月的努力付之东流,不要让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民警、记者流血又流泪,不要让爱我们的亲人担惊受怕。
没有复工的群众,请你们还是安心地宅在家里。上班了的同志,也请你们小心小心再小心,疫情依旧在,凶性未曾改。君不见新型冠状病毒在韩国、日本、意大利肆虐,君不见武汉仍在封城,湖北省还有4万多确诊病例在治疗中,这一次抗疫还没有结束,况且现在离全面结束疫情还有一段时间。近段时间的复工潮,出院的确诊病例有些复发了,再加上有些无症状的“隐形杀手”,这一切让疫情的防控增加了很多变数,我们还需时刻保持警惕,做好防护工作。
春来百花香,美食诱人馋,两者虽好,但现在还不是游玩和品尝的时候,疫情不是结束时而是进行时,大家要再等等!真的,再等等!
(请勿微信投稿!文棚是一个以散文为主的共享平台,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读者转发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当月阅读量达6500次,编辑部打赏100元/篇。请一投一稿, 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非签约作家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账号。)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张鹏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