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春节
——中国力量
2020的春节前夕,人们像往常一样,置办年货,往返于城乡之间。但是从钟南山坐往武汉的列车开始,从武汉封城的那一刻。天空似乎蒙上一层乌云。武汉肺炎绝不是带带口罩那么简单。
自2020年1月中旬开始,偶有见到有关武汉肺炎的报道,起初并没有察觉到这个疾病有多大的杀伤力,据专家调查,这个传染源来源于武汉海鲜市场的野味菊头辐,病毒能在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可是春运从1月10号就开始了,高铁贯穿南北,这无异于给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了繁衍的温床。1月22号的新闻显示,在广州、深圳,浙江等地陆续出现了确诊的冠状病毒病例和疑是病例。此时,大家信任的钟南山出来建议:能不到武汉去就不去,武汉人能不出来就不出来。而他自己,却坐上了往武汉的列车,一个84岁高龄的老人忧心忡忡的前往武汉支援第一线。
灾难的来临总是令人猝不及防,而危难时刻可见人性的卑微与伟大!我们在资讯中追随着他的言语获得对病毒的理性认知与预防。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期,逆行者坚定的脚步,是茫茫黑夜中的微光。
除夕的春晚不再是关注的焦点,乌云笼罩的华夏大地充满着焦灼。我们田中的同事在微信群的新年问候少了,更多的人在关注疫情。问候已回到湖北过年的吴老师,他说现在哪儿都不能去,家人出于爱护限制了他的自由。他说昨天接到领导电话,问他钱不够用,他说现在还行,很感激很温暖。10点左右,吴老师在群里发了个视频:首批驰援武汉的上海医疗队136名医护人员从虹桥机场起飞,直飞武汉天河机场。他们走在新年钟声的前面,到达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他们将在前方医疗一线,和武汉医生一起挽救病人。随之而来的疫区数据每天在变化着,牵扯着人们的每一条神经。前方有人病倒了,后方的人领着队伍日夜兼程火速赶到。他们的口罩勒出了血痕,护眼镜都是出汗的蒸汽。为了少上厕所甚至不敢喝水,隔着玻璃心互相支持鼓励……
寒风瘦削了城市的行道树,凝冰的城市却有热血为民的儿女们。城市的逆行者不只是白衣天使们,还有昼夜建设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们。医院的建设夜以继日,火神山医院已经竣工,2月3日即可投入使用,正式交付军队68支医疗队。逐个解决医院床位奇缺的燃眉之急。
在中国,城市、乡村严谨有序进入疫情的防控把关之中,防控志愿者进社区 24小时不停歇,我们看到教师、警察,环卫工人都在各地维护着人民的生命安全。
从医疗工作者、科研人员到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到各方面人员,疫情面前,中国力量在前行!我们一些呆在家的人,我们所消无聊的“家”,正是他们想却回不去的地方!疫情面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不能和一线的医生并肩作战,也没有实力调运医疗物资。作为普通人宅家,我们应理性对待疫情,不添乱,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爱护祖国的声誉,就是关键时刻最好的支持。我们相信,寒冬之后,春天如期而至。
(请勿微信投稿!文棚是一个以散文为主的共享平台,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读者转发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当月阅读量达6500次,编辑部打赏100元/篇。请一投一稿, 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非签约作家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账号。)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