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外贸破局,敢问路在何方
栏目:深圳龙华 来源:中山+ 记者 徐世球 发布:2025-05-11

5月8日,一场由阿里巴巴国际站官方渠道商中山市少年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发起,跨境电商协会、商务部门及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跨境电商主题活动在小榄镇举行。来自全市近400位跨境电商从业者齐聚一堂,围绕“如何优化全球市场布局,降低外部环境对订单影响”展开深入交流。记者采访获悉,面对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中山政企同心、协会助力,不断探索破局之道,唱响了一曲《敢问路在何方》。

活动中,跨境电商从业者围绕“如何优化全球市场布局,降低外部环境对订单影响”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分享实践经验。 记者 文波 摄

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传统外贸企业面临订单波动、关税壁垒等挑战。然而,中山的跨境电商企业却展现出较强的韧性,部分企业甚至实现逆势增长。在这场突围战中,政府、协会、企业如何协同发力?市场多元化、品牌化运营又带来了哪些新机遇?

跨境电商展现韧性
受外贸环境影响较小

在全球贸易环境波动的背景下,中山跨境电商企业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中山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执行会长李治权指出,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对传统OEM/ODM企业冲击较大,部分工厂因订单取消或暂缓导致库存积压。相比之下,跨境电商企业受影响较小,这主要得益于其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商业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

“一件产品成本10元,批发价12元,若关税增加2元,这是一个很高的比例,利润几乎被吞噬;但对跨境电商来说,该产品的终端售价可能是100元,即使关税增加10元,占比仅10%,影响有限。”李治权用这个生动的例子说明了跨境电商的利润弹性。

中山市少年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瑜也证实了这一观点。作为本地跨境电商服务机构,该公司六年来已服务1500多家企业,其中60%为小家电企业。“当前美国关税政策对纯电商企业和大多数开展跨境电商的中小企业影响有限。”陈瑜表示,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线上运营体系。

中山市少年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瑜作《全球贸易的机遇与展望》主题演讲。 记者 文波 摄

政企协联动发力
抱团出海拓市场

面对外部环境变化,中山市政府、协会与企业形成合力,通过释放政策红利、组织海外参展、对接会等方式,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东凤镇跨境电商协会会长邓宇华介绍,2024年以来,协会已组织企业赴德国、泰国、越南参展。5月22日,协会将随市商务局赴宁波市参加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博览会,并计划9月组团赴中山市的友好城市—加拿大本拿比市考察。

记者了解到,我市今年将延续“百展千企”境外拓市场政策,为企业提供包括政策、市场和资源等一系列支持。

2月4日—7日,中山市商务局组织我市13家优质企业前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参加第29届俄罗斯暖通、卫浴及水池设备展览会。(资料图片)市商务局供图

“集体参展不仅能降低企业成本,还能增强议价能力。”邓宇华强调,跨境电商的拓展需要依靠集体力量。东凤镇跨境电商协会现有82家会员企业,每周制作两条英语短视频帮助会员推广产品,已取得显著成效。其中一家会员企业发布的空气净化器视频,吸引美国客户直接下单3000台;另一家企业的视频,则促成巴基斯坦客户采购8000台商用净化器。

4月15日,我市正式印发《中山市稳外贸促增长若干措施》,以“拓市场、育主体、强动能、优服务”为主线,从开拓市场、强企培优、产业升级、金融支持等多个方面推出15项具体举措,明确至2025年底前,将通过百场供需对接、数字化赋能等创新手段,进一步支持企业加快拓展国内外市场,既解决企业燃眉之急,更布局长远发展。

2024年5月31日,首场深圳-中山跨境电商选品对接交流系列活动在小榄镇举办,深圳电商卖家实地走访中山企业生产一线。(资料图片) 通讯员供图

多元化市场布局
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市场单一化曾是许多外贸企业的痛点,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山企业开始拓展新兴市场,构建多元化布局。中山市博雅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邓超霞介绍,公司最初以东南亚市场为主,但近年逐步开拓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目前保持30%的年增长率。

“美国关税政策提醒我们,必须拓宽渠道,增强抗压能力。”邓超霞坦言,公司2024年产值达3500多万元,市场分布均衡提高了抗压能力:以东南亚为主,欧洲占10%,美国15%,还有部分在中东和南美。

更典型的案例是中山市佳顺电器有限公司。该公司专注厨房家电配套解决方案,是一家纯出口型企业。该公司总经理何江雄十年前就前瞻性地砍掉欧美市场,重点布局非洲、中亚及东南亚市场。据介绍,该公司2024年全年销售额过亿元,今年前4个月实现业绩同比增长47%。“海外市场仍依赖中国制造,关键是要找准增长点。”何江雄强调。

多步走战略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布局

中山外贸企业的突围实践表明,从传统制造向品牌运营转变,需要实施多步走战略。

3月20日,第四届CHWE出海网全球跨境电商展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开幕,中山80多家企业抱团参展拓市场。(资料图片)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邓宇华指出,工厂转型跨境电商不能急于求成,“做跨境电商,除了制造本身,讲故事的能力很重要,这就是让消费者接受产品的能力。”他举例说,东凤镇的打蛋机、红酒柜成为亚马逊头部产品,正是因为“产品有竞争力,故事也讲得好”。

少年派网络董事长陈瑜建议中小企业要提升认知水平,“真正站在买家视角思考问题”。她认为,有些企业刚开拓跨境电商业务,运营时仅简单发布产品,却忽略了买家关注的本质问题。“厘清这些差异后,线上运营就会变得简单,订单复购率会显著提升。”

>>>记者手记<<<

破局之路在于主动求变

在走访中山多家外贸企业的过程中,记者深刻感受到,在全球贸易充满不确定性的今天,“求变”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词。

展图印刷李锦标用六年时间,从零开始打造出一支专业外贸团队;博雅电器邓超霞亦紧贴外贸趋势,把产品销售到合适的区域。这些成功转型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企业主的认知升级和主动布局。正如佳顺电器何江雄所说:“老板要考虑未来三到五年的增长点在哪里,而不仅仅是当下。”

中山这些企业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跨境电商的崛起证明,直接触达终端消费者能有效规避中间环节风险;政企协联动创造了抱团出海的有利环境;市场多元化布局分散了经营风险;而从产品输出到品牌输出的转变,则为企业赢得了更大发展空间。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更在主动求变的决心里。中山外贸企业的实践证明,只要找准方向、稳步推进,传统制造业完全可以在跨境电商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这或许正是中山外贸破局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朱晖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角色在变,爱从未变,母亲节快乐!
原创 17781人浏览   2025-05-11
中山依法处置违规“自媒体”账号
11929人浏览   2025-05-10
刚刚!中山全市暴雨黄色预警生效
11557人浏览   202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