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雷诺正式退出中国市场,在业内预示着什么?
栏目:推荐 来源: 发布:2020-04-24

疫情之下,全球车企都在经历大动荡。本月中旬,一条重磅消息再度成为了业界舆论热点。日前雷诺集团正式宣布,旗下合资品牌东风雷诺将正式退出中国市场,成为2020年首个退市合资品牌。

有业内人士预计,在今年车市下行压力依旧较大的背景下,汽车品牌之间的业绩分化将持续加剧,这或将加快部分三四线车企品牌的退市力度。

●雷诺退出中国燃油车市场
将在中国转攻新能源与商用车领域

记者从本次雷诺中国公布的退市公告了解到,其将把在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所持有的股份,转让给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交易完成后,东风雷诺将停止开展与雷诺品牌相关业务活动。

与此同时,雷诺集团宣布在国内将把业务重心放在轻型商用车和电动汽车领域。其中,轻型商用车业务将通过华晨雷诺金杯汽车开展;电动车业务则将通过易捷特新能源(由东风、雷诺、日产三方合资)和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开展,并计划在2022年之前推出4款核心车型。新能源车型的研发将兼顾本土和出口,重点开发适应欧洲市场的衍生车型。

另外,记者从东风汽车了解到,本次雷诺在国内的重组计划不会影响东风汽车集团和雷诺集团的合作关系,也不会影响二者与日产汽车的合作关系。据悉,上述三方将继续在新一代发动机方面进行合作。此外,雷诺和东风汽车还将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开展创新合作。

那么,退市会否对东风雷诺或进口雷诺燃油车车主的售后服务造成影响?对此,雷诺明确表示,将通过雷诺经销商及联盟的协同机制,继续为车主提供服务。这意味着,中山雷诺车主暂不太需要担心售后维修保养事宜。记者统计东风雷诺官网上的经销门店数据发现,目前东风雷诺在全国29个省市仅有74家经销店,其中中山地区4S店经销商已于早前撤场。

近两年法系、日系、自主
二三线品牌加速退市

实际上,这并不是合资车企在国内市场的首次退市。去年12月底,记者从中山长安DS经销商获悉,当时长安汽车对外发布了《关于出售合资企业股权的公告》(下称《公告》)。《公告》显示,长安汽车已在去年12月30日与深圳前海锐致投资有限公司(前海锐致)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将所持有的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长安PSA)50%股权全部转让给前海锐致(宝能集团控股),转让金额为16.3 亿元。这意味着,长安汽车与PSA集团双方长达8年的“联姻”就此画上了句号。

此外,2018年,长安铃木以一元收购了日本铃木汽车股份,铃木汽车自此全面退出国内市场。作为日系品牌中较早进入国内市场的车企,其实铃木汽车在国内市场中的知名度非常高,但奈何车型更新过慢以及国内消费转型(微型车型销量式微)等众多原因,导致铃木在国内市场销量表现边缘化,最后只能选择退市。目前,大家在市场上买到的铃木汽车,基本为日本进口车型。

从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近两年退市的都是销量大幅下滑、市场份额较小的车企。特别是在销量方面,这些退市合资车企其实已经持续了较长时间的销量下滑。据记者观察,除了雷诺、DS、铃木外,目前国内许多车企都面临着类似的压力。譬如,作为法系车企的代表,神龙汽车拥有东风标致和东风雪铁龙两个合资品牌。中汽协数据显示,两个品牌去年累计销量仅同比下滑超过50%。受疫情影响,神龙汽车今年一季度销量更是跌至6385辆,同比下滑超80%。对于本就举步维艰的神龙汽车来说,这两个合资品牌在国内市场还能坚持多久,眼下看来不禁让人存疑。

除了合资车企外,部分三线自主车企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北汽银翔、华晨汽车、华泰汽车、猎豹汽车、东南汽车、观致汽车、力帆汽车、海马汽车、比速汽车等二三线品牌在2019年也遭遇到了销量“滑铁卢”。在2020年的疫情影响下,这些车企的销量想要逆市“翻身”并不容易。

对此,中山汽车流通行业协会会长吴灏表示,眼下国内市场已经过了百花齐放、处处蓝海的阶段。尤其在合资车价格下压与消费升级的双重影响下,车企再想通过投机取巧打动消费者已经不太可能。这意味着,没有核心产品竞争力、品牌认可度、资本的车企品牌,其被淘汰的风险会不断加大,而如今疫情显然正在加速这一进程。

●记者观察
是时候“表演”真正的决断能力了

继去年底长安汽车宣布和法系豪华品牌DS“分手”后,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的雷诺也步了前者的后尘——退出国内燃油乘用车市场。表面上,疫情成为了东风雷诺退市的催化剂,但深究这些年东风雷诺在国内汽油车市场的表现,如今雷诺对东风雷诺的割舍可理解为“及时止损”。

纵观国内外,如今各行各业都正在经历疫情冲击所带来的影响,经济下行对汽车产销的影响尤为明显。很显然,在国内经济告别高增长并进入转型期的当下,即便中国汽车市场再大,也容不下眼下如此多的整车厂和汽车品牌,无论是自主、合资还是外资车企都共同面临着市场考验。疫情的到来只是加速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的进程,优胜劣汰永远是市场的主流,存活下来的车企必将会是那些拥有雄厚资金、核心技术、品牌影响力的车企。在记者看来,随着一些传统车企、汽车品牌的退市,其留下来的市场空间或将成为部分新能源车企成长的土壤。行业在经历洗礼后,新陈代谢的加快也将让国内车市变得更加健康。

究竟该主动求变还是被动等待结束?无论如何,考验车企综合决断能力的时间已经到来了,而这种“残酷时刻”以后还会有。


◆中山商报
◆文/记者 梁展宏
◆图/雷诺资料图片 
◆编辑:侯海影
◆二审:何腾江
◆三审:赖有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