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山已经进入水稻夏种阶段,近期天气连续降雨对耕种有没影响?水稻增产还有潜力吗?
这天上午,在火炬高新区的一片水稻田内,自动插秧机正按照导航线路将秧苗有序插入田里。据了解,该水稻田从前段时间早稻收割到现在夏种插秧,只用了20天就完成了土壤除草、杀虫、施肥等整备工作。目前夏种插秧约400亩,预计两天左右就能全部完成。
【采访 广东新旺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许小河】
这个天气(多雨水)插秧是最好的天气
不怕(秧苗)晒死
水(多)一点 只要前期把福寿螺全部(除掉)
我们用了有机肥 自己制作的菌种打下去
(因为)田地有些很容易板结
我们就(利用有机肥)把松土搞好了
就不会板结 产量会高一点
合理密植技术是水稻提单产的重要举措之一。今年以来,中山大力推广水稻合理密植提单产栽培技术,推广面积达5400多亩。种植密度由每亩1—1.2万穴提高到1.4—1.6万穴。其中,广东新旺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了华南农业大学的“华航香银针”品种,亩产干谷达到660公斤,创下了全市最高单产的纪录。
【采访 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种子站站长 陈国军】
按照一亩插植
是1.5万穴这个密度来种
增产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
比我们常规对照的“南晶香占”
按照1.1万到1.2万的密度来对比有显著的增产
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方面表示,接下来将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采访 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种子站站长 陈国军】
鼓励种植大户 高产示范户
承接更多的良田去种植
大面积提高我们中山的水稻单产
把优良的栽培技术 一些好的品种
还有一些设备应用到全市
带动散户提高产量 降低成本
编辑 吴林平 二审 郑玉华 三审 肖湘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