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蚊虫活跃,基孔肯雅热进入高发期。中山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广东省名中医李乐愚近日接受记者采访,从中医角度为市民科普疫病防治知识,详解体质调理与天然驱蚊方法。
中医认为,基孔肯雅热属 “湿温” 或 “湿热疫” 范畴,其发病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长夏湿令,暑必兼湿”,夏秋季节暑热与湿气交织,尤其在岭南湿热环境中,人们是比较容易被感染的。这种经伊蚊传播的疫病,发病多集中在湿热较重的夏秋季,中医防治核心在于干预湿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帮助身体形成良好的状态,提高抵抗能力。
【中山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 李乐愚】
预防的话 更多的是煲一些这方面的汤水
结合这种节气 (煲)一些化湿清热的汤水
比如说冬瓜薏米汤 (冬瓜)皮不要削掉
或者有时候加一点荷叶 也是解暑清热利尿
或者有时候就是用木棉花(煲汤)
天然草药驱蚊是中医传统智慧的体现,医生介绍,街坊可以用艾草、香樟叶、藿香、薄荷等芳香类草药制作驱蚊香囊,悬挂于床头等蚊虫易出没处,有一定的驱蚊效果。也可用天竺黄做的精油涂抹身体,利用蚊虫不喜芳香气味的特性来驱赶它们。此外,李乐愚也介绍,关节疼痛是基孔肯雅热常见症状,中医认为与湿热滞留关节经络有关,多数患者退烧后症状可较快缓解,但部分患者可能遗留关节疼痛症状。对此,可通过中药化湿通络,以及采用针灸、熏洗等方式改善。
【中山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 李乐愚】
会有一部分病人会残留
或者会遗留关节痛(的症状)
持续比较长的一些时间
后续的治疗
比如说中药化湿 通痹
或者是针灸疏通(病人)的经络
包括用外治法熏洗
都有很多手段可以参与进去
在患者康复出院后,由于此前疾病对身体造成一定打击,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疲劳、胃口不好、消化不良、容易出汗等症状,对此,李乐愚也介绍,患者康复期调理时,需注重“醒脾化湿和胃”。
【中山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 李乐愚】
在家根据这些 主要还是煲汤水 健脾化湿的汤水
比如说茯苓 扁豆 薏米之类的汤水
又很平和 又可以化湿
让身体能够尽快恢复过来
一审 吴林平 二审 郑玉华 三审 肖湘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