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晚,中山市中医药健康夜市暨西区街道中医药适宜技术惠民工程启动仪式在棕榈彩虹香港街举行。
现场设置有针灸、拔罐、艾灸等多个中医理疗摊位,还专门设有“中医体质辨识区”。医生通过“望闻问切”,辨别居民体质,制定个性化的中医调理方案。
中山市西区医院挂职副院长杨小燕:“现场中医会进行‘望闻问切’,辨证证患者的体质,通过体质辨识后对症地发放惠民包。”
据介绍,今年内西区街道计划向辖区常住居民发放2500份免费中医惠民包。每份中医惠民包里,包含1次中医体质辨识和健康宣教、3次中医药适宜技术体验、按摩锤1个及经络按摩梳1个、《中山市家庭中医药适宜技术指南》1本。
市民黄先生:“‘惠民包’里还有梳、锤,可以敲敲,疏通经脉,最好就是有体验包,挺好的,比较亲民。”
中山市西区医院挂职副院长杨小燕:“领取了‘惠民包’之后,市民后续还是要就近选择社区的卫生站,包括西区医院中山市针灸治疗中心等,完成中医适宜技术操作,有3次免费的治理机会。”
仪式上,中山市西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中山市西区医院被授予“西区街道中医惠民包免费体验点”牌匾,这意味着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惠民的中医治疗服务。
中山市卫健局西区分局局长陈强:“在中山,中医药已经深入到市民生活当中,我们推动这项工作就是为了让群众更加认识到中医药的技术,达到始终信中医、用中医的目的。”
编辑 付翊苗 二审 牛宇华 三审 杨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