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山外贸“朋友圈”的不断扩大,中山港海关正不断推广和落实组合港(一港通)措施,助力“中山造”畅通出海通道。今年1至4月,中山组合港(一港通)出口货物超1.8万标箱。
本月12日,“中山港(外运)—南沙港”组合港(一港通)新航线正式开通运行,这条航线也是中山在今年开通的首条组合港(一港通)航线。
中山中外运仓码有限公司商务部副经理刘向科:“在新模式下,我们转运到广州出口的货物物流时间可以节约1至2天,提高外贸集装箱周转效率的同时,还节约了重复申报的舱单录入费用,真是太便利了。”
为深化物流一体化改革,便利“中山制造”走向世界,中山港海关与广州南沙港、深圳盐田港等口岸海关密切配合,全力推动组合港(一港通)模式拓点增量。该模式依托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港口代码共享、海关监管互认,出口货物全程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大幅压缩通关时间和运输成本。
中山港海关监管三科副科长何柯伦:“我们强化跨关区协同监管机制,不断织密组合港(一港通)航线,推动中山各口岸进一步对接南沙港、盐田港等港口一体联动发展,畅顺‘中山制造’出海通道。”
截至目前,中山港海关已支持中山各口岸与广州南沙港、深圳盐田港等累计开通12条组合港(一港通)航线,今年1-4月,共监管组合港(一港通)334航次,验放出口货物超1.8万标箱。
编辑 刘莉云 二审 苏文颖 三审 杨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