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核心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昨天(5月17日)下午,中山市博物馆举办“馆校共建”签约仪式,深化馆校合作机制,推动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共同构建“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新生态。
签约仪式上,中山市博物馆分别和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南区街道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中山市实验小学、中山市香山小学、石岐第一城小学签署共建合作协议。今后,馆校双方将携手举办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教育实践活动。
中山市香山小学少先队辅导员陈凯帆:“比如将美术课和语文课融入博物馆文化,探索开发一些课程,线下就组织学生来参与到中山市博物馆的一些研学活动,例如通过‘少年讲解员’,把香山文化传递给我们的师生,也更多地传递给广大的游客朋友们。”
活动还为“寻迹香山先贤 赓续文明薪火”香山少年讲解员颁发证书。小讲解员们随即就来到展厅为参观人员进行专题讲解,今年读四年级的陈伊是其中一员。在伶仃洋展厅,她自然流畅的表达赢得了不少现场观众的赞赏。
香山少年讲解员、中山市香山小学四年级学生陈伊:“讲解的是关于香山的美术和音乐名家的故事,比如萧友梅、吕文成、郑锦等,我们可以学习到他们身上的精神,我的艺术品格也在这里提高了,学习能力也会在这些综合实践的场所得到提升。”
本届国际博物馆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倡导文博机构以创新姿态回应时代需求,打造贯通历史与未来的文化枢纽。市博物馆方面说,此次合作通过联动共建学校开展实践探索,既是落实国家政策的实践探索,也是对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深化拓展。
中山市博物馆副馆长蔡霞:“我们相信文化的传承正是在日常的交流中瞬间发生的,而博物馆的未来正藏在这些拥有无限活力的孩子们的身上,我们希望通过‘馆校共建’深化我们‘一校一品’共建,实现和学校共同开发无差异化的课程。”
编辑 古淑雯 二审 牛宇华 三审 李紫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