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第三批农业产业强镇项目通过评估名单,坦洲镇凭借以草鱼为主导的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成效显著,成功通过评估。这是对坦洲镇近年来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化三产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高度认可。
上午10点,在坦洲镇群联村,一片繁忙的景象映入眼帘。
记者肖湘湘:“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坦洲镇群联村的禄园水产养殖场,养殖场的工作人员正将草鱼从渔网中缓缓拉出水面,并且仔细检查这些草鱼的体型大小 品质状况等,以评估它们是否已达到出塘的标准,一旦确认符合要求 就可以安排供货了。”
坦洲镇禄园水产养殖场生产助理吴子云:“我们的草鱼要经过吊水、瘦身,经过45天到60天的瘦身期才可以出鱼,出鱼前我们先肉眼检验,后面把鱼肉寄到一个专门的检测机构公司,看看肉质达不达标,有没有药品的残留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才会供应到市场。”
位于坦洲镇省级水产养殖专业村——群联村的禄园水产养殖场成立于2016年,占地面积近400亩,为生生农业集团下属养殖基地。禄园养殖场建设有28个鱼塘,主营草鱼、鳙鱼等四大家鱼品种,其中草鱼占比90%,年产量2100多吨,该养殖场是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及中山市海关供港鱼注册养殖场和中转场。
坦洲镇群联村党委委员陈俊杰:“我们群联村总共有17000多亩的水产养殖面积,其中也不乏像生生集团这些实力雄厚的养殖场。以前我们比较多散户,现在有类似生生集团这些公司在我们群联村去驻足发展,带动了很多养殖公司过来这里投资生产。”
在这片繁荣的背后,是坦洲镇作为“鱼米之乡”的深厚底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最大的坦洲镇,是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水产养殖专业镇,草鱼产业是其核心支柱。通过打造标准化养殖基地、智慧渔业示范平台及深加工产业链,截至2024年底,坦洲镇草鱼全产业链产值达13.5亿元,从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53万元,显著高于区域平均水平。
坦洲镇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何嘉敏:“我们坦洲镇围绕草鱼产业,科学布局‘一核两链三区’,建设农业产业强镇,我们的核心举措包括将草鱼做成预制菜、速食食品去提高它的附加值,同时也承办推介会、招商大会等活动促进三产深度融合,通过整合这些资源,整个水产产业都有一定的提质和品牌的增值。”
此次通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评估,标志着坦洲镇在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下一步,坦洲镇将依托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的契机,锚定“全国标杆”目标,推进三大重点项目建设,力争2030年全产业链产值达20亿元,推动坦洲从水产大镇向水产强镇迈进。
何嘉敏:“重点推进三大项目,一是推动深加工线投产,去开发一些鱼胶等高附加值的产品;第二是进一步开拓国内甚至国外的市场;三是以坦洲特色水产产业发展平台为基础,去对接一些科研和冷链资源。希望我们在推进‘百千万工程’,实现乡村振兴中,可以和大家分享更多的坦洲经验。”
编辑 古淑雯 二审 牛宇华 三审 杨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