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为生命护航!直击救治一线的“假期日常”
栏目:中山手机台 来源: 记者 朱文佳 陈大钧 通讯员 林茹珠 发布:2025-05-05

今天是“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当许多人踏上返程归途时,中山市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仍坚守岗位,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记者走进医院急诊科与重症监护室,记录下了三位一线医生的“假期日常”。

早上9点,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陈树鑫刚刚抢救了一名患者。

中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陈树鑫:“来时这个病人很差的,才来我们科室进抢救室不到20分钟,这个人已经各项体征都很不好,然后我们赶快启动了ECMO,ECMO团队很快就到达,还好这个很及时,这个人如果是再迟一点的话,可能就非常差了。”

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年接诊量超19万人次,抢救量达1.2万例。陈树鑫与团队凭借先进的床旁快速检测技术,能在5分钟内完成初步评估并启动救治,到了节假日急诊量比平时高出两成左右,心脑血管疾病、创伤患者集中,每一秒都关乎生死,急诊科成了分秒必争的战场。 

中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陈树鑫:“其实作为一名急诊室医生,我做了差不多快20年了,节假日加班情况我已经是习惯了,抢救病人,看到这个患者取得了一个良好的效果,为我们的团队感到骄傲,守护人民的健康是我们的职责。”

在重症监护室,主治医师蔡少青正与团队抢救一名重症患者。作为ICU的“多面手”,蔡少青擅长各类危重病患抢救。重症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医护必须24小时待命。  

中山市人民医院内科ICU副主任医师蔡少青:“其实整个救治的过程都是很紧张的,因为新的病情会给我们抢救时间非常的短,经过ECMO小组和我们的一些治疗,现在给患者后面的治疗创造一个好的机会,也给患者留下了一个生存的希望。”

蔡少青介绍,ICU年均开展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超百例,2020年医院ECMO团队荣获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先进集体”称号。如今,ICU与急诊科联动,形成“院前急救-急诊抢救-重症监护”无缝衔接的生命链,将危重症患者的存活率提升至25%以上。

中山市人民医院内科ICU副主任医师蔡少青:“我们对每个病人都是像对自己家人一样,特别是如果我们很努力地去救治一个病人,最后他的效果是不好的,甚至是在我们手上走的,我们医生也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会在这个情绪中想起这个病人,但是明天你这张床位也会有另外一个重的病人过来,所以我们还是要用力救治我们第二个病人。”

虽然是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医院中心手术室的无影灯下依然忙碌。廖小卒与团队又在进行一场与死神赛跑的“血战”与“苦战”。

中山市ECMO研究所负责人、手术麻醉一科副主任廖小卒:“‘血战’就说明手术的风险度非常高,‘苦战’就说明手术时间长,因为他要置换一些血管,这个手术在整个国内属于一种比较前沿的技术,在节假日期间已经做了三个这种主动脉夹层手术,都非常成功,当然整个团队的付出也是非常的辛苦,他们都是节假日回来加班,来保证我们市民的生命安全。”

手术室的灯光始终明亮,廖小卒与团队的身影是无数医护人员的缩影,时常处于“看不到日出,也看不到日落”的高强度工作,他们如何保持专注和体力呢?

中山市ECMO研究所负责人、手术麻醉一科副主任廖小卒:“都通过一些运动,或者团队的拓展等各种方式进行解压,手术麻醉科现有麻醉医生68名,再加上我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已经达到了108名,我们还有30多名新同学,我们员工跟患者要双保证,保证好的休息时间才能做出好的麻醉,才能保证患者的安全。”


编辑 付翊苗  二审 牛宇华  三审 苏文颖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市直属中小学2025年招生通告发布
原创 13072人浏览   20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