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由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合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主办,中山市深中标准质量研究中心承办的“生物医药领域专利转化对接活动(中山专场)”,在翠亨新区中山生命科学园举办。
本次专场活动是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山)分中心挂牌成立以来举办的首场促进类活动,旨在通过探索专利转移转化中的“先用后付”创新模式,释放知识产权“强引擎”作用,助力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中,来自中山市内的生物医药企业、科研院所、产业园区等50多名代表参与,实地参观了中山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展示中心及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展厅,并通过政策解读、项目路演对接、专家点评等环节,了解创新药研发、医疗器械制造、健康服务等领域的产业布局和前沿成果,推进生物医药领域领先专利技术成果有效转化。
广东先通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华林:“感谢主办方给我们提供这个机会,提供了这个平台,让我们更多地接触到专利转化方面的知识,生物制药领域在产品的研发和设备的改进、新技术的利用方面,都有很大的需求,我们也需要相关的知识、政策的支持。”
中山市中智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知识产权主管黄愉锋:“从研发方面我们就要开始注重产品的布局,以及到后期我们会更注重它专利的转化运用,通过与同行的交流,让我们受到了更多启发。”
中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重要承载地,近年来依托区位优势,加速布局创新链与产业链,正以翠亨新区中山生命科学园、民众原药港、深中合作创新区、国家健康基地核心园区等为载体,全力打造“湾区药谷”,通过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可助力企业挖掘优质领先的专利技术,打通“知产变现”高速路,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广东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副总监毛洪芬:“我看到整个园区项目还是很多的,企业也非常多,也说明了中山对于生物医药创新的支持,我觉得从发展生物医药的角度来讲,首先还是要创新,其次重视知识产权的布局,最后通过政府还有社会各界各种资源的协调,把生物医药的工作做好,最终也是惠及患者,实现生物医药创新的真正价值。”
中山市深中标准质量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叶俊文:“通过搭建平台,让专家分享‘先用后付’‘开放许可’等政策,以及对一批优势的专利成果进行项目路演,结合中山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的集群优势,来实现专利成果的供需对接,通过知识产权为产业的发展赋能。”
编辑 付翊苗 二审 苏文颖 三审 杨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