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国家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引下,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抓手,以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提升为突破点,持续深化医疗质量与服务内涵建设,多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5年伊始,该院在重点专科建设、胸痛中心及创伤中心建设领域连获三项省级认可,标志着医院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学科建设创佳绩:骨伤科获评省级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
作为医院传统优势学科,骨伤科凭借深厚的中医底蕴和现代技术创新,成功入选广东省“十四五”省级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近年来,骨伤科重视运用中西医结合单元疗法治疗骨伤科疾患,细化专科发展道路,现有多个细化专科,包括骨伤康复、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外科、足踝外科、运动康复中心等。科室积极采取“对外引进,对内培养”强化专科团队,现骨伤科与广东省中医院“省名中医”诊疗团队、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名医团队等10余位省内名医签署柔性引才协议。

同时,科室在发展业务的同时也注重科研,近5年科室获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立项2项、中山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4项、其他科研项目11项;发表论文32篇,其中SCI论文6篇。每年科室举办国家级、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专委会年会,扩大学科影响力和辐射力,推广骨伤诊疗与康复治疗的新技术和诊治经验。
胸痛中心建设获权威认证:构建“黄金救治圈”
在心血管急症救治领域,该医院接受标准版胸痛中心建设现场核查。
该医院胸痛中心于2019年正式成立,并于2022年通过国家胸痛中心总部认证。中心依托医院多学科协作平台,整合心血管内科、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影像科等核心科室资源,配备24小时待命的PCI手术团队、先进DSA导管室及急诊CT血管造影设备,构建了“院前急救—院内抢救—重症监护”无缝衔接的生命通道。

该中心实现“先救治,后付费”机制,胸痛患者优先就诊,所有检查、治疗均开放绿色通道,确保“患者未到,信息先行”,平均门球时间(D-to-B)为63.6分钟,最快达22分钟。
多学科联合诊疗方面,该中心针对急性心梗、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高危胸痛症状,整合心内科、胸外科、影像科专家团队,实现“早期识别、危险分层、精准救治”。
高效救治成果方面,该中心2024年全年接诊胸痛患者超2000例,急诊PCI手术成功率达98%,急性心梗死亡率下降至1%以下。
区域协同网络方面,该中心与5家基层医院签署胸痛救治协议,开展双向转诊和培训,构建“1小时急救圈”,惠及周边40万名居民。
此外,医院常态化开展社区胸痛急救知识培训,惠及群众超万人次,真正打通胸痛救治“最后一公里”。
创伤中心建设提档升级:打造生命救治“高速路”
医院通过广东省三级创伤中心建设单位现场评审,标志着严重创伤综合救治能力达到省级标准。创伤中心以“多学科联合、一体化救治”为特色,建立涵盖急诊科、骨科、神经外科、胸外科、介入科、重症医学科等专业的24小时响应团队,配套完善创伤复苏单元等硬件设施,实现严重创伤患者“一站式”救治。
依托5G信息化平台,创伤中心与120急救系统、区域内基层医院实时联动,形成院前创伤患者“上车即入院”的快速救治,大大缩短救治时间。同时,该医院积极推进警医联动,强化对道路交通事故致伤人员的救治工作,有效降低了死亡率与致残率。医院与区域内的下级医疗单位密切协作,妥善做好严重创伤病人的转送救治,提升救治成功率,为提升区域创伤救治体系效能奠定坚实基础。

展望: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绘就健康新蓝图

站在新的起点,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将以三大省级认证为契机,以三甲创建为总目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三个抓手作用,努力实现医疗服务质量、学科建设水平、医学装备管理、医院管理与运营水平和对外合作与宣传五个提升,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
编辑 徐世球 二审 王帆 三审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