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小伙脑出血命悬一线,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医护团队成功救治
栏目:火炬人医 来源:中山+ 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杨秋雨 发布:2025-01-15

近日,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上演了一场生死时速的救援。23岁的小梁,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发脑出血,命悬一线。幸运的是,他遇到了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的白衣天使,他们不仅用精湛的医术挽救了他的生命,更以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温暖了他的心灵,让他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小伙凌晨突发脑出血,危在旦夕

小梁是广西人,为了梦想,他早早离开家乡来到中山打拼。前不久的一个清晨,还在睡梦中的小梁被突如其来的剧烈头痛惊醒,他蜷缩在床上,双手抱头,痛苦得几乎扭曲成一团,连呼救的力气都没有。

情况危急,女友迅速将小梁送往最近的医院。医生初步检查后,发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安排进行了CT扫描。结果显示脑出血。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行动就此展开。

医护人员精心救治患者。通讯员 供图

小梁被紧急送入急诊科时,已处于深度昏迷状态。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龙青山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立即意识到这不是一起简单的脑出血,背后可能隐藏着更为复杂的病因。通过进一步的头部CT和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小梁左侧基底节、丘脑区域存在动静脉畸形,这是导致脑出血的根本原因。

畸形血管团如同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再次暴发,危及小梁的生命。更为严重的是,大量的出血已经压迫到脑干,影响了脑脊液的循环,导致急性脑积水,脑压急剧升高,情况危在旦夕。

脑动静脉畸形是脑血管先天性、非肿瘤性发育异常,是指脑血管发育障碍而引起的脑局部血管数量和结构异常,并对正常脑血流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头痛、颅内出血或癫痫发作,其多见于年轻人,发病年龄平均20-40岁。 

生死时速,专家团队大显身手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龙青山主任没有丝毫犹豫,经过科室内部的讨论,紧急进行“侧脑室外引流术”,解决颅内高压问题。术后患者颅内高压得到初步缓解,复查头颅CT提示颅内出血未见增加。为了降低再次出血的风险,决定当天再次进行“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术”,这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手术方式,但动静脉畸形为“幼稚型”,供血血管多支、纤细和弯曲,操作难度极大,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极高。

手术室内,气氛紧张而凝重。龙青山主任带领团队开始了这场与死神的较量。医生通过右股动脉穿刺,把一根直径仅0.4毫米、比发丝还要细的导管小心翼翼地送入小梁的体内,沿着动脉血管蜿蜒前行,直达畸形血管团的核心区域。经过手术,患者的畸形血管团被大部分栓塞,出血点得到有效封堵,小梁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下来。

患者及家属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通讯员 供图

随后,小梁被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接受进一步的观察和治疗。该院的医护人员密切关注着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小梁的病情逐渐好转,后续继发脑积水,也经过“侧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手术十分顺利,没有继发“并发症”,后期意识也逐渐恢复。

然而,小梁的家庭经济状况并不乐观,高昂的医疗费用让本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得知这一情况后,龙青山主任团队和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不仅为小梁减免了部分费用,还积极帮助他申请异地医保备案,争取更多的报销。同时,医院还免费提供了康复用具,帮助他进行康复训练。神经外科的医护人员们更是自发组织捐款,为小梁筹集了部分生活费,让他备感温暖。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小梁终于达到了出院的标准。临行前,他紧紧握住龙青山主任的手,眼中闪烁着泪光,“谢谢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小梁的话语虽然简单,却饱含了对医护人员的无限感激和敬畏。

龙青山主任提醒,先天性脑动静脉畸形隐匿性强,平时可能没有异常感觉,一旦出血,可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难以忍受的炸裂样疼痛,可能还伴有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大小便失禁、偏瘫、失语等症状,即使是年轻人,也要考虑到脑出血的可能,及时到医院就诊。生活中经常发生头痛的人,也要有所警惕,可以通过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颅脑动脉CTA或脑血管造影(DSA)排查是否存在脑动静脉畸形。


编辑  周映夏 二审 徐钧钻  三审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全市暴雨预警降级为黄色
11098人浏览   202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