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市博物馆馆长石明秀:让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爱上敦煌文化
栏目:深圳宝安 来源: 发布:2025-08-28

人类敦煌、心向往之。敦煌,这座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古城,因丝绸之路的繁荣而声名远扬。这里不仅是中西经济交流的枢纽,更是文化交融的摇篮,享有“一座敦煌莫高窟,半部中国艺术史”美誉。

 

▲湾区少年记者团合影。

 

为让岭南文化、敦煌文化更充分交流、交融,让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更好地领略敦煌文化之美,敦煌市博物馆与深圳报业集团宝安日报社共建了“丝路传薪火 湾区续新声——湾区少年记者团文脉传承基地”。这个暑期,宝安日报社“湾区少年记者团”研学营走进敦煌,开展了“湾区少年 丝路印记”主题研学活动,小记者们在敦煌市博物馆馆长石明秀的讲解和引导下,赏莫高窟艺术、感月牙泉水顽强、望玉门关春风不度、听鸣沙山风吟……

 

▲石明秀接收牌匾。

 

如何讲好千年文物故事,传承敦煌文化,让年轻一代热爱它、喜欢它?日前,敦煌市博物馆馆长石明秀接受了深圳报业集团宝安日报社记者专访,与记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敦煌博物馆给了我强大的文化滋养

记者:您是如何与敦煌博物馆结缘的,又是如何开启这段文化守护之旅的?

石明秀:作为一名在河西走廊土生土长的土著居民,我在青少年时代学习的方向始终是敦煌学、简牍学,我渴望能够把所学用来长期从事敦煌文化弘扬和研究。毕业之后,有幸来到敦煌,开始从事敦煌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弘扬、传承。

敦煌博物馆给了我强大的文化滋养和力量。敦煌博物馆虽然很小,但是它馆藏的文物门类之多、藏品数量之多,在全国也是有口皆碑的。我们敦煌博物馆馆藏文物有13000余件,是展示和弘扬敦煌古文明的重要平台。这里的好多文物,尤其是汉简、敦煌遗书等都与我的专业非常贴合贴近,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工作平台。

 

“多元文化在敦煌碰撞、融合”

记者:敦煌莫高窟被誉为“文明交融的活化石”,请您分享体现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具体案例。

石明秀:回望2000多年前,张骞凿空西域,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东西方之间开展了通达千年之久的人文、经贸、艺术交流。丝绸之路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探索之路,是世界文明融汇发展的和平之路,也是艺术交流融合创新之路。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东西方文化交汇浓缩和表现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彩塑中,以非常优秀的艺术水准,反映了多元文化在敦煌碰撞、融合,包括宗教、语言、历史建筑等领域。

它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中华文化经敦煌远播欧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它具有开放、包容、崇高、唯美的特质”

记者:如何用一句话描述“丝路精神”的核心?敦煌文化的哪些特质值得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学习?

石明秀:丝绸之路开通了2000多年,它沉淀了伟大的丝路精神。丝路精神的内涵就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它也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显著的精神谱系,同深圳45年来形成的改革开放精神,都有高度的基因一致性。作为敦煌文化来讲,它具有开放、包容、崇高、唯美的特质,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它深情地讲述了可亲、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开放包容的胸怀。尤其在今天,国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赋予了古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

 

“把博物馆办得火起来、嗨起来”

记者:敦煌博物馆在丝路传承中扮演什么独特角色?在吸引年轻人领略敦煌千年文化方面,做了哪些创新?

石明秀:敦煌博物馆作为展示和弘扬敦煌古文明的重要场所,藏有14大类文物,全要素呈现了古代敦煌生产生活的全貌。这些文物不仅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更是丝绸之路文明交汇融通中的重要见证。

进入21世纪以来,博物馆已经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作为敦煌博物馆,它就是敦煌文化的会客厅,我们要在会客厅把敦煌故事讲好。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博物馆就是冷若冰霜、老气横秋的形象。我们这些年来对博物馆最深刻的实践,就是借助网络和新技术,把博物馆办得火起来、嗨起来,让年轻一代去热爱它、喜欢它。我们探索和培养的IP和数字展览已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并重,特别是提供沉浸式的互动体验,赋能文博数字转型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年轻一代在这样一个美学空间、历史空间、人文空间,他们必定学有所获。

同时我们还通过敦煌的文化种子计划,举办各种大型的主题展览,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不断推广,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也让敦煌文化同包括岭南文化这些全国知名的地域文化不断进行碰撞、交流。

此外,通过不拘一格的跨界合作,特别是与全国年轻的文创设计师合作开发系列爆款文创产品,吸引年轻人慕名“逛馆”和传承文化。

 

“青少年应该多到丝路上走走看看”

记者: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在研学中如何理解“岭南文化”与“敦煌文化”的共通基因?

石明秀:粤港澳大湾区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们伟大祖国实现腾飞的重要引擎,也是展示我们可亲、可敬、可爱的对外开放的中国形象最重要的窗口。丝路精神展示的就是我们伟大中华民族始终开放包容的特质,这也是中华民族5000年生生不息的强大文化资源。敦煌是陆上丝路枢纽,粤港澳大湾区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共铸“利通四海”的商业文明。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青少年,在学习成长、对外交流中,拥有很好的窗口和平台,更应该多到丝路上走走看看,深入领悟并实践丝路精神。

在我看来,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这次到敦煌研学,你们就是文明之光,你们把大海的风,把深圳的开放和包容,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发展的成果带到了敦煌。希望你们成为岭南文化、敦煌文化交流交融的桥梁纽带,让两地的文化交流碰撞出耀眼的时代火花。我再次诚恳地邀请你们到敦煌来,我在敦煌等着你!

 

“搭建各种平台,把无形的厚重的敦煌文化展示出来”

记者: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故事核心,对未来敦煌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合作有何计划?

石明秀: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

粤港澳大湾区的改革开放,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丝路精神是其中一大支撑。未来,我们将通过不断搭建各种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受众深情讲述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故事,也计划把青少年教育、公众教育、敦煌学术论坛讲座等植入其中。尤其是用摄影、美术甚至动漫等各种素材,以及广泛跨界合作,通过有形的物质产品,把无形的厚重的敦煌文化展示出来,让大家去慢慢品读它,去欣赏它,去了解它。

 

【素材来源】宝安日报


编辑  张丽雯   二审  王远扬   三审  赖友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