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中山掷地有声地提出“重振虎威”的动员令后,过去两个月,中山各项城市建设工作都明显按下了“快进键”。作为中山城市发展的“新心 脏”,翠亨新区率先做出了表率。记者了解到,自12月份以来,翠亨新区八个产业大项目先后动工、中山科技大学准备动工,数宗商住用地也顺利出让。有学者分析认为,在目前中山急需大项目落地动工提振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翠亨新区大项目的相继落地将有助于撑起城市“骨架”。
从人才源头抓起,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竞争力
12月19日,是中山教育事业值得铭记 的一天。当日,中山科技大学筹建办公室正式揭牌,标志着这所大学的建设工作正式启动。这也是继中山电子科技大学后, 中山打造的又一所复合型高等院校。根据规划,中山科技大学建校总投入约100亿元,分三期建设,2021年底前完成第一期建设并启用;2023年底前完成第二期建设;2025年底前完成第三期建设。主校区拟选址翠亨新区,用地面积约3000亩,将打造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根据规划,中山科技大学将争取成为由中山市政府主办、省市共建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 其中,主校区所选地块位于翠亨新区中山市东部临海区域,除了距离深中通道较近外,与南沙、前海、横琴三个国家级新区,广深港澳四大城市的距离较近。在办学理念和学科设置方面,该高 校定位为以理工类学科为主、兼顾文商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将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研究生和本科生比例 6:4,最终办学规模是10000名左右 的在校学生。
专家观点
中山社会经济研究院院长梁士伦向记者表示,在近年中山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小、与城市战略发展契合度低、对地区发展带动力有限、适用型新兴产业人才缺乏,已经成为中山产业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就此,中山科技大学将按照依托中山的健康医药、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基础, 瞄准医学、新一代信息技术、能源与动力学、光学工程、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前沿,将学校专业部署在上述学科中可能在近期获得突破的领域。
筑巢引凤加快新型产业项目“落地开花”
在上述筹备已久的中山科技大学启动建设的同时,翠亨新区也同时迎来了重大项目的落地。本月中旬,翠亨新区8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动工,总投资额25.9亿元,分别有生物医药、高端精密制造、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项目投资方分别来自澳门、深圳、 北京和美国。记者了解到,本次集中动工的8个项目,包括古尊表业、星皇科技、冠科生物、 纵行智能网联、雷诺高精密、安信通机器人、华德弈歌节能、德勤科技。预计建成达产后可新增年产值54亿元,年税收贡献2.7亿元。翠亨新区管委会数据显 示 ,2019 年,翠亨新区全年在建项目 40 个,总投资约 130 亿元。记者还留意到,自翠亨 新区成立以来,签署的意向项目高达千亿。截至目前,新区拟建项目 15 个,总投资约64 亿元;在谈项目11个,总投资约832亿元。不难看出,如何借力深中 通道稳步推进的交通利好,加快这些潜在存量项目的尽早落地动工、投产,将成为决定未来几年翠亨新区城市建设成色的关键。
专家观点
梁士伦亦表示,以珠海横琴新区为例,当初横琴新区之所以能够快速形成城市框架,当中离不开长隆海洋王国以及一大批大型项目的相继落地。相比之下,目前翠亨新区在加快推进交通路网等市政基础设施的同时,同样急需像中山科技大学、大型产 业项目、文旅项目等聚人气、聚创业氛围的项目,并借此快速搭建出新区的城市“骨架”,为下一步新区建设深耕细作打下坚实基础。 有长期关注中山产业经济的分析人士也认为,如果签约项目一直停留在纸面上,这对于推动中山经济实现新一轮发展并无实际帮助,相反这些项目有可能还会流失到周边城市。现阶段,只有创造一切可行条件争取重大项目落地,才有利于中山经济增长重回正轨。
◆中山传媒商业事业部
◆文+/记者 梁展宏
◆美编:贾荐勋
◆一审:侯海影
◆二审:赖传洪
◆三审:赖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