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端午假期旅游收入达3.78亿元,同比上升32.17%
栏目:美食 来源:中山+ 记者 张倩 发布:2025-06-03

端午假期,岐江河面鼓声雷动,大街小巷飘满粽香。中山以70余场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强势“出圈”。初步测算,端午3天假期,中山市累计接待游客82.39万人次,同比上升27.38%;旅游收入达3.78亿元,同比上升32.17%,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旅答卷。

在石岐街道,“岐水龙腾・非遗焕新”龙舟竞渡连续三天上演。图为6月2日举行的艳龙巡游活动。记者 缪晓剑 摄

端午期间,中山将传统龙舟文化玩出新花样,获央视多次聚焦报道。其中,在石岐街道,“岐水龙腾・非遗焕新”龙舟竞渡连续三天上演速度与激情的较量。比赛现场,桡手们奋力挥桨龙舟如离弦之箭冲向终点,岸边观众挤满岐江两岸,加油声、锣鼓声将这场岭南水乡盛事推向高潮。不远处的兴中广场,龙舟创意集市人头攒动,文创产品和特色美食引得游客纷纷驻足。

时隔20年,坦洲龙舟再竞渡,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围观。记者 王云 摄

坦洲镇的“助力百千万 逐浪安阜涌”龙舟赛同样吸睛。央视新闻频道《同舟竞渡 寻味端午》节目用了3分多钟的镜头,将这场时隔20年举行的盛事的热闹展现得淋漓尽致。阜沙镇的单人农艇赛也获央视聚焦,比赛中,选手们单桨划动窄长农艇,水上拔河环节更是引得岸边笑声不断,特色产品集市里,新鲜的火龙果、手工编织的竹篮,让游客感受田园风情。

阜沙镇的单人农艇赛现场。图源文旅中山

除了民俗活动,中山各镇街和公共文化场所还推出形式多样的沉浸式体验,让市民游客在假期尽享文化盛宴。中山影视城里,身着汉服的孩子们追着“潮趣气偶”巡游队伍欢笑奔跑,家长带着孩子体验旱地龙舟赛。“加油!加油!”赛道旁欢呼声不断。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内,全国首台AI与国乐音乐会《零·壹|中国色》惊艳上演。当人工智能生成的旋律与二胡、琵琶交织,科技与传统的碰撞让观众连连称奇。隔壁剧场里,法国狮子弦乐四重奏的乐声与奥特曼舞台剧的热血,满足了不同观众的艺术需求。

5月31日晚,“文明乡风行 助力百千万”中山市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在大涌镇红博城举行。记者 缪晓剑 摄

在大涌镇红博城的“文明乡风行 助力百千万”演出现场,咸水歌《婚俗改革好风尚》用悠扬曲调唱响移风易俗;原创小品《如此尽孝》以诙谐表演诠释孝道,台下观众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感动落泪。舞台旁的文明集市里,竹编、木雕等非遗手艺现场展示,游客还能体验制作传统龙舟模型。

这个端午,中山以民俗为笔、文化为墨,在岐江两岸绘就了一幅绚丽画卷,多样的精彩活动,无不彰显着“人间烟火气、湾区好生活”的独特魅力。未来,中山将继续深挖文化内涵,为游客带来更多惊喜,让城市魅力持续绽放。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朱晖  三审 吴森林
10 条评论
吳糖氣泡水 1月前
必须点赞!3.78亿旅游收入彰显了中山的吸引力。这次端午,从特色美食到文创好物,从文化演出到水上赛事,全方位展示了城市魅力。很多游客表示玩不够,还想再来。咱们要总结经验,优化旅游服务,把游客的“一次性打卡”变成“多次回头游”,让旅游经济持续火爆 。
回复
壮志凌云 1月前
这个假期过得真快,看龙舟竞赛真欢乐
回复
Vicky零下一度 1月前
中山端午假期旅游成绩斐然,3.78亿元收入且同比涨32.17%,尽显文旅魅力。传统节日与丰富资源碰撞,吸引八方游客。这不仅提振经济,更展城市风采,凭实力圈粉,未来借势深耕,旅游之路定能越走越宽,持续书写辉煌篇章。
回复
瑛子 1月前
中山将传统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龙舟为媒,传承岭南水乡民俗的同时,注入新元素,如科技演艺、商圈联动等。这种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既满足了游客对传统文化体验的需求,又赋予了旅游新的内涵和吸引力,符合当下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从文创好物的受欢迎程度也能看出文化融合的成效,如以“石岐乳鸽”为原型的毛绒文创产品等,深受游客喜爱,挖掘了文化 IP 的市场潜力,为旅游收入增长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回复
风潇潇 1月前
端午假期中山累计接待游客82.39万人次,同比上升27.38%,游客数量的增加是旅游收入增长的基础。这表明中山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在不断提升,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当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中山也可进一步总结经验,持续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旅游品牌建设等,以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市场竞争和挑战,实现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南区马公纪念堂拟打造文旅新地标
原创 20705人浏览   2025-07-07
小暑催夏盛,荷香沁满塘
14661人浏览   2025-07-07
周知!员峰桥将全封闭施工
11735人浏览   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