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探丨这座3A景区的美食大观园,让你一次尽享中山各镇风味
栏目:美食 来源: 发布:2021-12-01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步入古典园林,赏味香山文化

荔景苑景区位于中山市坦背和西区交界处、105国道旁。2021年9月,它正式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也是中山市西区街道首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步入其中,游客们颇有时光倒流的错觉。但见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百树连荫,掩映着青砖素瓦、精雕细刻的古建筑,让人仿佛穿越至清末民初的豪门府邸。在观赏美景的同时,游客还可在景区中的香山家宴餐厅开启一场舌尖上的中山美食游。

美景美食传播香山文化

荔景苑景区建于2007年初夏,2017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它因园内栽种有数十株百年树龄的荔枝树而得名,据说,其中一株古树已逾800岁。

这座占地二十多亩的景区,以孙中山文化为主题,集书院、音乐茶坊、画廊、粵曲艺社、茶艺文化及中山特色美食为一体,园内雕梁画栋,古色古香。

香山家宴餐厅由老房子改造而成,与景区相融,它古朴雅致,颇有岭南大观园的气派,是2021年“中国餐厅金奖”得主,也是“中山餐饮名店”。它注重文化品位,以“传承传统,不惧创新”为理念,主打中山传统地道名菜,融入中山人对美食的执着,营造独特的“家宴”氛围。光是从景区门口到餐厅大门的盛宴“序幕”,闲庭信步间,一路美景赏心悦目,已给人隆重的仪式感。步入餐厅,落地玻璃窗将窗外绿意收入室内,令人心旷神怡。

站在鱼池旁点餐,但见四周美食图片环绕,菜式琳琅满目,幸好店家颇为贴心地将其分为“地道中山镇区私房菜”“珠江口河鲜”“中山吊水家鱼”“环球海鲜世界”等几大类别,让人有的放矢。在“中山地道名点心”区域,我们可观赏到点心师傅们现场制作的流程,顺便“偷师”几手。如此浏览一番,食客们对中山美食名点的概况也有了初步印象。

好食材妙配特色酱

既是“香山家宴”,自然少不了中山传统名菜。
比如小榄炸鲮鱼球。这道经典粤菜据说起源于明代的小榄山,由一群自北南下的难民传授而来。厨师将1斤鲮鱼净肉,配入生粉2两、水4两、腊肉粒(或肥肉粒)1两,另加蒜蓉、陈皮、糖、味精等,搅拌至起胶;再放入生粉、开水,再搅拌,放入配料,以同一方向,由慢至快地搅拌,然后挤成球状,入油炸至金黄,便可上碟。食用时,配上小榄独特的蚬蚧汁,再以生菜包裹,鱼球鲜美弹牙。

小榄炸鲮鱼球

少不了生菜添彩的还有蚬肉生菜包,蚬肉的鲜味被盐分锁住,生菜清淡爽口,其水分恰好中和蚬肉的咸味,沾上蒜蓉辣椒酱,非常惹味。

蚬肉生菜包

同样成为一代中山人记忆的还有面豉酱蒸五花肉,在蒸煮前,五花肉需要用玫瑰花露酒、面豉酱加黄糖混合腌制一个星期,最后的效果达到晶莹剔透,肥而不腻。而另一道马友蒸五花肉也颇有年代感。它采用梅香马友咸鱼与五花肉搭配,特殊的梅香让人记忆深刻。

面豉酱蒸五花肉

在经典菜式古法焖海鳝中,同样可见五花肉。这道菜的别具风味来自餐厅厨师特制的酱汁,制作的时候需要用上等的五花肉和海鳝一起焖,火腩的香味渗透到鱼肉中,入口淡淡甘香。厨师特别介绍,海鳝需选鳝身直、鳝尾长的,肉质才会爽脆。

古法焖海鳝

在OK酱炒罗氏虾中,同样彰显了酱料的独特性。罗氏虾壳薄体肥,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成熟的罗氏沼虾的头胸甲内充满了生殖腺,吃起来颇有蟹黄的感觉,加上香山家宴秘制的OK酱,感觉实在OK。

OK酱炒罗氏虾

值得回味的中山菜

俗话说,无鸡不成宴,品尝香山家宴,岂能少得了它的招牌“家宴盐焗手撕鸡”?

盐焗手撕鸡同样是粤菜名角。厨师选用中山知名的食材沙栏鸡入菜。它的肉质富有弹性,经过生盐焗熟,夹带些许人间烟火气。手撕鸡的外皮金黄,肉质细腻甘香,嚼之既不油腻也不柴硬,香味深入骨髓。

盐焗手撕鸡

金牌私房炒蟹也是这里的招牌菜。厨师先将肉蟹涂抹生粉,用调和油炸至金黄色,再下豉油、辣椒、豆豉、花生、干辣椒、炸好的肉蟹、盐等。 其中,以生蒜和熟蒜搭配而成的“金银蒜”为这道菜增色不少。它配合豆豉、辣椒,经大火爆炒,让炒蟹香味十足,但蟹肉依旧滑嫩。

金牌私房炒蟹

不得不提的是这里的点心——一笼中山风味点心拼盘,让我们可以一次性品尝到栾樨饼、鸡仔饼、咸茶果、菊花汤丸、小榄贫婆子等多种中山名点,瞬间解决了选择困难症。

中山风味点心拼盘

咬一口其中的鸡仔饼,甘香酥脆,甜中带咸。身为“广东四大名饼”之一的它已有270年的历史。事实上,这里的每一道传统名菜背后,都有一段故事,让人再三咀嚼,回味无穷。


◆ 统筹、文+、图+4 /记者  廖薇  
◆图+7、视频摄制/记者 陈家杰  
◆图+1/ 徐璇
◆编辑:廖薇
◆鸣谢:中山市烹饪协会
◆二审:谢琼
◆三审:吴森林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