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时评丨中山:数智赋能中医药发展 在传承中焕发新活力
栏目:中山退役军人 来源:中山+ 何腾江 发布:2025-10-12

10月12日,以“构建数智中医新范式”为主题的第二届华夏中医生命科学论坛在中山开幕。论坛凝聚了一个核心共识与趋势:从院士论坛到三甲医院再到基层中医诊所,一场以数据为驱动、以患者为中心的中医药现代化变革在粤港澳大湾区悄然进行。

作为中华文明瑰宝的中医药产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字化革命。中山作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城市和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正深度参与这场试验。我们在论坛上可以看到,从院士论坛的思想碰撞到基层中医诊所的智慧升级,中山正以“双试点”城市为支点,撬动着中医药服务模式与产业生态的深刻变革,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大湾区答案”。

当前,在“数据为驱动、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下,中山已率先建成“市—区域—镇街—社区”四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实现基层中医馆的全覆盖。很明显,这一举措打通了中医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并且通过数字化手段将中医理论转化为可量化、可验证的数据模型,这无疑在提升中医“辨证论治”精确度的同时,也让千年医道焕发出一道科技光芒。

更为关键的是,中山通过建立国际通用的中医药数据共享平台和评价体系,试图打破“中医无法量化”的刻板印象,为中医药走向全球铺平道路。这种“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中医故事”的先人一步的尝试,彰显的恰恰就是中山在传统医学现代化中的文化自信与战略目光。

可以肯定的是,中山的“数智中医”的实践,绝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对中医药服务底层逻辑的重构。在“防、治、康”一体化的建设进程里,中山以数智化为抓手,推动中医药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型。比如,通过智能穿戴设备监测体质变化,结合AI健康风险评估模型,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养生方案;又比如,在社区中医阁,居民可享受“线上问诊+线下调理+药品配送”的全流程服务,真正实现“未病先防”。

这场深刻变革的背后,是中山对中医药“治未病”核心理念的数字化诠释。我们可以看到,三甲医院的中西医协同诊疗与社区智慧药房形成联动,临床场景成为创新技术的“试验场”,中医药不再局限于“药罐子”和“银针”,而是演变为覆盖预防、治疗、康复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

中山在中医药现代化道路上展现出来的,显然不止于服务创新,更在于构建数智中医的产业生态。这也必将对中山提出全新的挑战,未来要以一体化平台为“数据底座”,打破医院、科研机构、企业间的数据壁垒;以政策为纽带,吸引产学研资源集聚,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再到商业转化的完整链条。

这种生态思维,让中山的“数智中医”实践超越了地方试点,成为大湾区中医药创新高地的关键拼图。当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在中山转化,当智慧药房网络覆盖越来越多的区域,中医药产业将从“小而散”的传统业态,迈向“大而强”的现代产业集群。如此一来,一方面为中山经济注入新动能,另一方面也为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大湾区方案”。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苏小红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海雅缤纷天地宣布将于11月29日开业
非原创 27090人浏览   2025-10-13
原创 25343人浏览   202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