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壳映初心 冰雪砺风骨!中山这堂励志课点亮少年家国情怀
栏目:中山退役军人 来源:中山+ 通讯员 吴曦 发布:2025-09-29

“DNA只是生命的开始,重塑才是人生的意义”——当残疾人志愿者周炜权在报告厅内说出这句人生信条时,全场寂静无声,唯有信念的力量在空气中激荡。9月21日晚,中山市西湾外国语学校初二年级家长大讲堂暨励志感恩报告会温情开讲。退役军人、残障志愿者、边防军人代表登上讲台,以子弹壳为引、以亲身故事为墨,为少年们绘就了一堂关于责任、勇气与家国的生命课。

英雄故事铸魂
从排雷英雄到边防烈士的赤诚

“我国边境人工排雷历时多少年?”家委会主席孙宏宁的提问刚落,台下学生的手臂便如森林般举起。这场报告会从一开始就打破常规——互动环节的奖励不是普通文具,而是带着军营温度的子弹壳、旅行牙具。当学生们双手接过泛着金属光泽的子弹壳,指尖触碰的不仅是一件物品,更是对“保家卫国”四个字最直观的感知。

年级组老师在开场时感慨:“青春的成长需要陪伴,更需要精神的指引。今天这些故事,会让大家读懂‘坚持’与‘担当’的真正含义。”

“排雷兵的手,是与死神博弈的‘尖刀’。”退役军人郑丽君的讲述,将学生们的思绪拉到边境雷场。她曾亲历女兵集训,如今以解说员的身份,把排雷英雄杜富国的故事带到少年面前:“爆炸瞬间,杜富国下意识扑向战友,用身体挡住冲击波——他失去了双手和双眼,却护住了身边的兄弟。”

更令人动容的是英雄的重生:伤后康复期里,杜富国从零学起独立行走、跑步,最终重返讲台,成为军旅故事的传递者。郑丽君还道出一组沉重数据:我国边境人工排雷历时26年,复杂地形下无法依赖高科技,全靠战士们徒手排查;任务完成后,官兵们手拉手走过雷区,用脚步向百姓证明土地的安全。“这就是人民军队的担当,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宁送给人民。”

曾服役于新疆军区的颜李莹,则带来了喀喇昆仑高原上的感动。她亲历中印边境冲突后的集体请战热潮,含泪讲述陈祥榕烈士的故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写在日记里的誓言。战斗结束后,他的母亲没有问‘孩子还在吗’,而是先问‘我儿勇不勇敢’。”

颜李莹还揭秘了边防军人的日常:极端严寒中,他们把对家人的思念压进心底,化作守护国土的坚定;看似平静的边疆,藏着无数军人“宁洒热血,不失寸土”的坚守。台下不少学生红了眼眶,悄悄攥紧了拳头。

生命力量破茧
从轮椅到赛场的“重塑者”

“18岁那年,医生说我要终身拄拐,我觉得人生彻底完了。”残疾人志愿者周炜权的分享,带着直面挫折的坦诚。确诊股骨头坏死后,他一度陷入绝望,是父亲“尽所能,不放弃”的鼓励,让他重新站起来

五年康复训练里,他摔过无数次,却从未停下脚步——最终不仅摆脱轮椅独立行走,更闯进残疾人体育运动领域,在冰壶、飞镖、坐式排球赛场屡获佳绩,还当选中山肢协秘书长和小榄镇助残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十三年来帮助近百名残疾人走出困境。“命运给了我不完美的开局,但我可以亲手改写结局。”周炜权的话,让学生们明白:挫折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重塑自我的起点。

“我们今天享受的平安,是战士们用热血守护的;我们拥有的健康,是多少人渴望的宝藏。”校长江叔良在总结时,鼓励学生们将感动化为行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未来用科技创新为军人、劳动者筑起‘安全屏障’;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成长为能扛事、敢担当的栋梁。”

活动结束后,年级主任吴曦在感谢信中写道:“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讲座,而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它让‘英雄’不再是课本上的名词,让‘坚持’成为可触摸的力量。”家委会成员也深有感触:“学校把‘家长大讲堂’做成了精神课堂,三位嘉宾的故事没有空泛道理,全是掏心窝子的经历,像一盏灯,照亮了孩子前行的路。”

本文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编辑 陈吉春  二审 陈伟波 包凯莹  三审 赖友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返程高峰,高速拥堵情况最新预测!
非原创 29563人浏览   2025-10-05
今天全城有戏,您来了就是主角
非原创 25497人浏览   2025-10-06
出门勿卡点!返程客流高峰到了
非原创 24290人浏览   2025-10-07
最新公告!中山长坑郊野步道10月6日全天闭园
非原创 23499人浏览   2025-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