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夕,西区街道以“清明追思英烈志 薪火相传勇担当”为主题,联动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烟洲、西苑社区,通过创新“实景教学+口述历史+多元表达”三维教育模式,开展沉浸式红色教育。活动吸引了党员、退役老兵、群众和学生代表等共200余人参与。

实景教学:让历史照进现实
西区街道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以长洲抗日烈士陵园为课堂,结合《中山市革命烈士英名录》等资料,将纪念碑铭文转化为可感知的精神火炬,让参与者深切感受“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伟力。


口述历史:代际对话传递精神伟力
活动特邀邬浮源、梁水泉等边境自卫反击战参战老兵现场讲述战斗经历。他们抚摸着军功章,动情回忆与战友们“猫耳洞里写血书”“生死线上传家信”的峥嵘岁月。老兵们哽咽的话语,让在场的孩子们红了眼眶。这种代际对话的鲜活形式,使红色教育更具情感穿透力。



多元表达:艺术赋能信仰传承
活动最后还设置了诗歌朗诵、重温入党誓词、红领巾献花、“红色承诺”签名墙等多个环节,将抽象精神具象化为具体行动。学生代表在烈士纪念碑前深情朗诵原创诗歌《清明·丰碑》,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在苍松翠柏间回响。社区党委书记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与少先队员的献花仪式形成信仰传承的动人画面。“红色承诺”签名墙上,百余条续写先烈遗志的真挚留言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从“课堂讲授”到“实景浸润”,西区街道正以清明实践为支点,构建“体验-感悟-传承”的红色教育闭环。下一步,西区街道将继续充分开发辖区红色资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持续深化“行走的思政课”品牌,以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凝聚奋进力量,推动红色精神代代相传,激发爱党爱国热情和干事创业的昂扬斗志。
编辑 陈吉春 二审 陈伟波 包凯莹 三审 赖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