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榄镇:打造脆肉鲩养殖5G智慧引擎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1-09-07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塘中央360度自动抛撒饲料,减轻人力负担;实时监控水温水质,第一时间掌握养殖信息;鱼病远程会诊,足不出户解答病害难题……这些过去在技术上较难实现的场景,如今在小榄镇嘉华脆肉鲩养殖专业合作社里一一成为了现实。今年,运用先进的5G、物联网等技术,中山移动公司将养殖生产设备、气象雨量监测设备、云平台等连为一体,为脆肉鲩养殖提供精准支撑,实现养殖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智能化。“中国脆肉鲩之乡”小榄镇自此开启渔业养殖的“数智”引擎,未来脆肉鲩亩产预计可达6000斤。

养殖户运营成本可降低15%以上

9月6日下午4时,阳光还有些刺眼,阵阵热浪夹杂着鱼腥味扑面而来。“嗯,差不多到时间了,鱼儿要开餐了!”嘉华脆肉鲩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嘉华穿过几片鱼塘,走到了一处灰白色的足有4、5米高的储料罐前,他熟练地打开机器,用手指在操作台上轻轻一点,位于鱼塘中央的投料设备便开始高速旋转,饲料从旋转的喷口中向鱼塘四面八方喷洒而出,在水面激起无数水花,十分壮观。

喂多少、几点喂、存量如何,操作界面上都有显示,黄嘉华甚至不用到现场操作,只用一台手机、平板,就可以随时随地掌控鱼塘的整体情况。这便是该养殖合作社于今年5月刚刚投入使用的5G智慧渔业项目。

“以前,我们需要人工将饲料一袋袋放进桶里进行投喂,不仅存在喂食不均的问题,每天光喂食这一个环节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黄嘉华一边指着分布在鱼塘边上的黑色小桶,一边介绍说,自5G智慧渔业项目引进后,工人们至少能在这个环节节省2-3个小时的时间,他们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观察鱼塘、防止病害方面。而通过自动投料系统,抛料可调直径范围达20米至50米,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喂食均匀,有效改善采食区溶氧状况。饲料储存在储料罐里,也能节省大量存放饲料的空间,有效避免虫咬水浸,降低饲料损耗。

“我们初步推算,借助全自动化作业,省去塘头工人力成本,渔民的运营成本可降低15%以上。”中山移动相关负责人侯迪硕介绍,除全自动喂食外,通过中山移动后台搭建的小榄镇智慧渔业中控平台,养殖户还可获取天气预警、水质水温监测信息、增氧机的运作情况和鱼塘现场的监控视频,真正实现“一网统管”“智慧互联”。

助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嘉华脆肉鲩养殖专业合作社是5G智慧渔业项目的首个试点,也是小榄镇脆肉鲩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开端。

有数据显示,目前,小榄镇主导水产业脆肉鲩养殖面积约16500亩,占全市脆肉鲩养殖总面积的70%,每年脆肉鲩销售额超过10亿元。按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该镇正着力加快推进脆肉鲩产业园的建设。

“现在我们的脆肉鲩产业园已经申请成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正处于建设期。”小榄镇副镇长李鑑辉介绍,考虑到整个行业仍处在传统养殖阶段,经过与移动公司的反复沟通,最终决定在智慧养殖方面做文章,推进智慧渔业和数字化农业经济发展,助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于是,在镇政府的主导下,作为“脆肉鲩标准化示范区”的嘉华脆肉鲩养殖专业合作社成为了5G智慧渔业项目的首个试点。

那么,该项目实施以后,究竟能为农户和产业带来怎样的效益和变革?小榄镇有关农业部门以及中山移动对此进行了预估。“以嘉华脆肉鲩养殖专业合作社中实施该项目的200亩鱼塘来算,在人力成本和饲料存放等硬件成本方面,一年约能节省27万元的开销。”侯迪硕介绍,结合农业部门的估算,5G智慧渔业项目推广后,脆肉鲩产能约可提升20%左右,亩产最高可达6000斤,全镇总产值超15亿元。

黄嘉华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次项目政府出了80万元,我们出了100多万元,按照多方的估算,我们两三年就能回本,再往后就是稳赚了。”

对于该项目接下来的布局,李鑑辉认为,虽然首个试点进展顺利,但考虑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很多农户还在观望中。“下一步,我们打算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资金里,为开展5G智慧渔业项目的农户申请一笔补贴,初步计划是补贴20%-30%。”李鑑辉说,具体的操作方案仍在商讨当中,预计今年年底会有结果。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付陈陈
◆图+2/记者 余兆宇 
◆编辑:汪佳 
◆二审:朱晖 
◆三审:程明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