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中山科学城建设“加速”,将为南区带来哪些变化?
栏目:推荐 来源: 梁展宏 发布:2021-08-20

今年6月前夕,中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了关于《中山市科学城总体城市设计及重点片区详细城市设计项目招标公告》。记者获悉,时隔两个多月,由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省规划院”)中标并担纲设计的中山科学城总体城市设计方案已于近期基本完成。

有业内人士认为,企业的落户、产业转型的提速、高端人才的到来,都为沿线城市化建设、人居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值得期待的发展后劲。


▲南区城市风貌。源自:中山南区

对标东莞松山湖、深圳光明科学城
中山科学城规划区面积达54.61平方公里

作为中山市“3+4”重大产业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山科学城总体研究范围为南区街道行政区范围、大涌镇和板芙镇的部分区域,总面积约为87.55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区范围包括南区街道、大涌镇和板芙镇的部分区域,北至南环路(包括南区街道第二工业区),南至岐江河-工业大道北侧(包括原板芙园),西至大涌南部工业园区,东至五桂山南麓,总面积约为54.61平方公里。

省规划院城市设计联合创作室主任、中山科学城城市设计负责人刘丽鹏介绍称,中山科学城从规划之初,就定位“放眼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科技创新联动格局,对标东莞松山湖、深圳光明科学城等建设的高端科技创新平台,承载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核心平台、中山科技创新新引擎两大使命”。因此,中山科学城在总体发展研究方面强调定位、产业、空间、交通等方面的谋划,力争强化与湾区东岸、深中产业拓展走廊的对接。

那么,既然选择对标知名的东莞松山湖、深圳光明科学城,那么中山科学城自身硬件方面又有何亮点?刘丽鹏表示,与松山湖相似的是,中山科学城背靠五桂山、横跨岐江河,自然环境、人文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是目前中山现有规划的产业平台中自然资源较为突出的平台。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其未来吸引高端人才、优质企业进驻的重要砝码之一。


南区城市风貌。源自:中山南区

此外,贯穿在中山科学城总体城市设计中的另一条主线就是,培育“科研、转化、产业、服务”四大功能于一体的体系。刘丽鹏介绍,借助规划区域内丰富的科技、产业、服务、土地、生态、人文六大核心资源,依托光子科学中心、先进低温研究院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山将着力整合高校院所在中山建立的创新平台,把中山科学城建设成为集“原始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科技企业孵化、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城市服务配套”于一体的现代化科学城。本次总体城市设计方案的完成,将为中山科技创新引擎的规划蓝图项目落地打下坚实基础。

启动征地,南区“中山科技创新园”
吹响中山科技城落地号角

记者留意到,作为中山科学城的先行启动区和核心区,目前南区街道在区位、产业成熟度等方面都可谓是整个中山科学城的主角。其中,占地520亩的南区中山科技创新园,更被外界视为中山科学城落地建设“打头炮”。

今年7月,中山市自然资源局发布两则位于南区恒美、渡头社区的征地公告,两宗地块合计面积约78亩,均是科技性质。记者留意到,这正是中山科技创新园的地块。

记者早前从南区街道办获悉,中山科技创新园选址于南区的马岭片区先施二路南侧,西靠105国道,紧邻广珠西线高速、中开高速,交通区位较为便捷。园区计划分三个区域进行建设,即:中山光子科学中心项目、中山先进低温研究院项目、中山市工业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其中,率先启动建设的园区一期工程建设面积为60万平方米,总投资估算60亿元。园区将依托光子科学中心、中科院低温技术研究中心两个重大科技项目,建成集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为一体的高端科技创新园区。


▲南区的干线公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源自:中山南区

去年8月,南区街道办就与广州市中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进“中大创新谷·中山”项目,将重点发展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同年11月,平安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南区街道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中山·平安科技园,项目首期合作用地约218.4亩,投资20亿元,重点导入5G、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以及智慧城市等新兴产业。据悉,上述两个项目均计划引入中山科技创新园。

借力南区电梯产业申报省级工业园项目

在中山科学城总体城市设计思路趋于成熟的情况下,南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的思路也逐渐明晰。事实上,除了中山科技园启动建设外,南区参与中山科学城建设的另外一大优势,莫过于其支柱产业——电梯产业。

南区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南区街道电梯产业产值达12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达七成。传统制造业仍是南区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以及未来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点。目前,在市科技局统筹下,中山正在南区街道积极申报一个省级工业园项目。这一工业园包括了中山科技资源集聚区、电梯产业园等产业平台,重点推动电梯等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扩容。同时,该省级工业园还在谋划引进高端科技创新型项目,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南区电梯基地是未来中山科学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受访者供图

据南区街道办介绍,南区电梯产业园区位于南区核心区域,未来将重点强化电梯支柱产业引领功能,集聚电梯生产龙头企业资源,聚焦“补链”“延链”“强链”,打造全生命周期电梯产业配套服务体系。通过对区域内电梯产业园区的重新规划,计划对原有电梯产业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利用“三旧”改造等手段,优化电梯产业拓展空间。

●人居市场
南区生活配套持续升级:
海伦堡、远洋两大全新楼盘计划年内入市

与中心城区各个板块相比,以制造业起家的南区同样是一个绿色资源相对丰富的板块。区域内拥树木园、金钟水库、良都文化公园等多个知名生态景点。近年来,大信、悦盈等商业配套丰富了南区居民的日常消费需求;正在动工、斥资超5.7亿元、规划81个班的南区新建市属高中(暂定名永安中学),正在谋划建设的南区第一小学,已经投入使用的马岭小学、竹秀园中心小学、南区第一幼儿园等教育配套,让南区教育资源逐步完善,且大有追赶东区、石岐区的节奏。有业内人士认为,在目前南区大力发展中山科技创新园的背景下,产业升级有望带来更多的企业进驻南区,而现阶段南区正逐步完善的商业、公办教育,正为南区吸纳优质企业、人才落户补齐短板。

与此同时,下半年,南区房地产市场也随着近期“金九银十”的到来而逐步热闹起来。8月15日,位于南区白石南路(中澳滨河湾和恒海花园之间)的海伦堡·玖悦云府正式开放营销中心。

作为海伦堡地产在中山的第14个项目,海伦堡·玖悦云府地处南区悦秀板块、华光路以东白石涌片区。项目离南外环约400米,可快速接驳未来中开高速入口(东苑南路出入口),约600米即达博爱路,周边交通出行相对便利。


▲上周末,南区海伦堡·玖悦云府开放吸引不少市民关注。受访者供图

在开发规模方面,作为一个市中心中小项目,海伦堡·玖悦云府总投资6.2亿元,用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6.8万平方米,拟建3栋高层住宅,其中1幢为20层,2、3幢均为33层,共411户。记者在现场了解到,项目计划10月前推出1座单元楼,前期主打94至118平方米二至四房、两梯五户N+1户型单位。其中,建筑面积94平方米、102平方米的户型为2+1房,建筑面积110平方米、118平方米的户型为3+1房。

在配套方面,项目毗邻7万平方米的中澳滨河湾天虹百货商业中心(计划明年下半年开业)、南区第一幼儿园。记者从南区街道办获悉,未来项目所处悦秀片区还将规划建设一所36个班中学、36个班小学的南区第一小学(预计于2021年12月动工)等教育配套。此外,项目距离利和商圈、南下新码头也只有两公里左右。

远洋地产在南区布局的首个全新项目——远洋天著,也于上周末开放。项目由两宗地块(一大一小)组成,一块位于恒大绿洲三期对面马路,另一块较大面积的地块则位于南外环边上。报建资料显示,该项目一期总建筑面积约8.11万平方米,共8幢,其中住宅共5幢(有16层、31层、32层等),面积约5.45万平方米。整个项目的总建筑面积接近20万平方米,共有19幢建筑(其中住宅12幢)。远洋地产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上述两地块将会合并成一个项目打造,定位为城区改善型项目,配套方面包括下沉式会所、幼儿园等。

记者留意到,这是自东区远洋世家后,远洋地产近年来在中山中心城区布局规模最大的新建楼盘。相比起2016年拿地时,如今远洋天著花园附近的城市配套建设水平、人居氛围等方面显然更好,项目周边已有恒大绿洲、祈安苑、天域米兰阳光、中澳滨河湾、碧提湾畔、恒海花园等多个入住率不俗的小区。


◆中山商报
◆文/记者 梁展宏
◆编辑:侯海影
◆二审:何腾江
◆三审:赖友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