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临,中山市博物馆人气高涨,成了同学们探索历史、增长见识的“第二课堂”。7月8日上午11时,馆内人头攒动,来自西区街道的陈颂然同学正和妈妈在特展区驻足,看着一件件温润精美的白瓷,难掩兴奋:“以前从书本里学历史,今天才算真的走进了历史,眼界一下子打开了。”
主题展览引学生驻足
走进馆内,“云帆稳过伶仃洋——‘南海Ⅰ号’与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特展格外吸睛。德化窑青白釉盖碗、二龙戏珠金镯、潮州窑影青瓜形水盂等200余件(套)文物一一映入眼帘。这些“南海Ⅰ号”出水文物及广州地区出土精品是首次在中山展出。

孩子们凝视着这些承载历史的文物,有的细细端详,有的沉思良久。香山小学的蔡晓泉跟着姐姐探寻文物故事,还忍不住用手机记录展品:“古代人太聪明了!这次不仅长见识,还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印象更深了,回去要写成作文。”石岐西厂小学四年级的林祖如看完古代货币,震撼不已:“没想到那时候商业就这么发达,我已经约了同学再来!”
博物馆二楼的《抗战记忆—侨批中的家国情怀》主题展,同样聚拢了不少学生。泛黄的侨批里藏着厚重历史,让同学们触摸到字里行间的乡愁与力量,读懂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初三学生梁广博感慨:“博物馆就像城市的文化密码本,在这里研究历史特别真切。看完本地文物和抗战展览,更觉得现在的好日子是先辈拼出来的,我们必须自强,好好珍惜。”

逛展收获不止“打卡”
据了解,这个暑期,中山博物馆推出三大重磅展览:《云帆稳过伶仃洋——“南海Ⅰ号”与宋代海上丝绸之路》通过一件件珍贵文物,探寻宋代船舶远航的奥秘,全方位呈现当时海外贸易的繁盛图景;《抗战记忆——侨批中的家国情怀》以一封封饱含深情的侨批为载体,诉说那段特殊岁月里的家国牵挂;《扬威中外震铄古今——虎门销烟精神展》则系统梳理虎门销烟精神的历史源流,深刻阐释其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这些展览既能让大家触摸香山本土历史文化精髓,更能让同学们不出市就领略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底蕴与文化脉络。”副馆长蔡霞说。

如何让参观更有深度?蔡霞给同学们提出贴心建议。同学们可提前了解博物馆及展览背景,结合学习需求设定研学目标;参观时,带着问题听讲解,遇到疑问及时向讲解员请教;围绕主题精选展品,预留充足时间观察;结束后尽快整理笔记、照片,还可撰写小型研究报告。“这样能从被动浏览变为主动探索,避免走马观花。”
此外,暑期博物馆还策划了十项特色活动,“粤讲粤精彩”特训营与“童声述香山”红领巾讲解员夏令营值得关注,让大家在互动中感受文化魅力。
参观提醒
7月8日至8月31日,市博物馆(含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延时开放:
周二至周五:9:00-17:30
周六和周日:9:00-18:00
除重要节假日或活动另有安排外,个人免预约入馆。
编辑 汪佳 二审 陈彦 三审 江泽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