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少年报》公益课堂走进大丰小学,为四所小学教师带来新闻习作“干货”
栏目:香山少年报 来源:香山少年报 记者袁婵 发布:2025-07-04

7月3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习作公益课堂在中山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大丰小学(以下简称“大丰小学”)开讲。《香山少年报》负责人走进这所校园通讯站共建学校,为港口镇大丰小学教共体四所小学的教师们带来满满写作“干货”,旨在深化“报校联动”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提升教师新闻媒介素养。

课堂开始,《香山少年报》负责人介绍了报纸的办报历程,分享了版面亮点与栏目定位,并演示了习作投稿方式,让教师们对该报有了全面了解。对于优秀习作的标准,她从六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其共性特点:情感表达要实现真挚自然的情绪共振,主题立意需具备以小见大的情感穿透力,结构布局应呈现巧妙有序的叙事节奏,观察思考要做到超越表象的细节洞察,文化浸润需达到自然贴切的素材融合,个性表达则要有独特鲜明的语言风格。之后,她以投稿作品《还有谁比你更可爱》为例,通过饱含感情的朗读与分析,让教师们进一步理解好作品的特点。

负责人介绍《香山少年报》版面亮点与栏目定位。记者 袁婵 摄

在新闻知识培训环节,负责人对新闻概念、属性及写作方法进行了深入讲解。针对校园新闻写作,负责人表示,校园新闻不仅要用事实说话、迅速及时,还应聚焦广大师生关心的事项。“校园里每天发生那么多事件,我们要筛选出积极向上、关乎师生切身利益的内容,如学校重大决策、特色活动、班级新气象等,将其整合成结构清晰、语言生动的新闻稿。”负责人说:“在写作中,我们还要学会‘剪裁素材',注重现场感的营造,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要灵活运用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相结合的方式,增强文章感染力。”

负责人为老师们详细讲解新闻的特点以及写作技巧 。记者 袁婵 摄

在通讯写作讲解中,负责人以“软陶泥捏出‘家乡味’!沙溪镇云汉小学彩塑特色教学开创美育新篇”为例,拆分报道结构,详细讲解通讯报道的特点与写稿技巧。

台下的教师们听得津津有味,有的用手机拍照的方式记录下关键内容,还有的拿着笔记本边听边记感兴趣的知识点。大丰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吴倩莹作为校园通讯站站站长,认真记录了课堂中的重点内容。“《香山少年报》栏目丰富,既能融合教学,又能激励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一个极具价值的平台。”吴倩莹肯定地表示。

同样受益匪浅的大丰小学英语老师林文佳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听完负责人的分享后,我对投稿方式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学会了五感写作法等实用技巧,这对我写作能力有很大帮助。”林文佳还表示,今后会鼓励学生关注平台作品,积极参与节日专题征稿活动,并希望《香山少年报》能为英语学科提供一定的作品展示空间。

讲座结束,《香山少年报》相关负责人与教师们合影。 记者 袁婵 摄

据悉,此前港口镇教共体四所学校(大丰小学、石特小学、中南小学、下南小学)与《香山少年报》签署《校园通讯站共建协议》,大丰小学《香山少年报》校园通讯站已于今年5月30日正式授牌。


编辑 袁婵  二审 陈彦  三审 查九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南区马公纪念堂拟打造文旅新地标
原创 20997人浏览   2025-07-07
周知!员峰桥将全封闭施工
12554人浏览   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