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者们将非遗文化化作动人的篇章!“非遗系侨心,南头续乡情”征文比赛作品展示(第四期)
栏目:香山少年报 来源: 《香山少年报》 发布:2024-12-26

我身边的非遗

——南头慈善灯酒习俗的传承记忆

南头镇升辉小学  六年级(5)班 吴晓林

在南头这座古老而宁静的小镇,非遗文化如同一串串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岁月的长河里,熠熠生辉。而我,作为南头的一名居民,最引以为傲的便是那历史悠久的慈善灯酒习俗。每当提起它,我的心中便涌动着一股暖流,那是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也是对非遗文化传承的无限敬仰。

南头的慈善灯酒习俗,源远流长,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情味。每年春节过后,镇上的居民们便会自发组织起来,筹备这场盛大的灯酒盛会。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街道两旁挂满了五彩斑斓的灯笼,整个小镇仿佛被一层温馨的光芒所笼罩,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记得儿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拉着父母的手,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欣赏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品尝着各式各样的美食。而最让我难忘的,莫过于那慈善灯酒的核心——灯酒晚宴。晚宴上,镇上的长辈们会轮流上台,讲述着南头的历史故事,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并将一盏盏点亮的灯笼赠予需要帮助的家庭,寓意着光明与希望。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意识到,慈善灯酒习俗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庆祝活动,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精神的传递。它教会了我什么是善良,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团结。每当看到那些因灯酒而受益的家庭露出感激的笑容时,我更加坚定了要将这份非遗文化传承下去的决心。

南头的慈善灯酒习俗,是我身边的非遗,也是我心中永远的骄傲。它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家乡的魅力与温情,更让我明白了传承的意义与价值。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用心去守护、去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就一定能够在未来的岁月中继续发发热,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指导教师 李晓丹

灯火连侨心

南头三鑫学校 六年级(7)班 陈心媛

“三月三,北帝诞,

逛庙会,把戏看。”

那热闹非凡的灯酒会啊,

宛如一座无形的桥,

跨越重洋,跨越岁月,

将海外华侨同胞的心,

轻轻牵起,缓缓拉回。

 

正月里,花灯璀璨,交相辉映,

那光,似在召唤。

北帝诞的盛事,如声声呼唤,

让漂泊的华侨们,纷纷踏上归乡之途。

 

扎灯,是用心编织的思念;

开灯,是开启那扇通往故乡的门;

挂灯,是挂起对家乡深深的眷恋。

祈灯,投灯,饮灯酒,

这一系列古老的仪式,

从过去延续至今。

慈善灯酒,已然成为

华侨心中乡魂的寄托,是他们乡愁的承载。

 

从那片海滩,到这温馨的小镇,

南头虽小,却似一座宝藏。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

如同磁石一般,

让数百位华侨魂牵梦绕,日夜思念。

他们知道,那明亮的花灯,

就是故乡的眼睛,

闪烁着,告诉他们:回家的时候到了!

看啊,灯火灿烂若繁星,

四海之内的侨胞之力,在此汇聚。

花灯,它是一种深深烙印在民族血脉里的传统印记,

更是一盏为游子照亮回家路的明灯,

让他们在岁月的长河中,不会迷失方向,向着故乡,坚定归来。

指导教师 滕丽菊

五人飞艇之歌

南头镇民安小学  六年级(1)班   李诗林     

在南头碧波荡漾的河面上,

五人飞艇,如箭离弦箭,划破晨光。

桨影交错,是力量与默契的交响,

汗水滴落,融入河水成涟漪。

每一滴都承载着追梦的坚毅。

呐喊声中,是团队精神的凝聚,

五颗心,同频共振,向着胜利冲刺。

古镇的见证,岁月的铭记,

五人飞艇赛,是南头人的骄傲与期许。

它不仅是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较量。

更是传承与荣耀,在血脉中流淌。

看那飞艇如龙,跃出水面,

在蓝天白云下,绘出最美画卷。

每一次挥桨,都是对过去的致敬,

每一声欢呼,都是对未来的期许。

五人飞艇赛,你是南头的灵魂,

在波光粼粼中,闪耀着不屈的光芒。

让我们携手并肩,共赴这场盛宴,

在速度与激情中,感受南头的魅力与力量

指导教师 何春华  


编辑  见习生 陈梓煌 二审  陈彦 三审 查九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