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区街道:碧水蓝天新画卷 治水攻坚成效显
栏目:百千万工程 来源:中山+ 记者 陈雪琴 发布:2024-10-29

秋风送爽,天气渐凉,正是外出漫步的好时节。近来,家住东区街道维景湾小区的覃英和,也常常沿着白石涌散步,偶尔停下来看看低空盘旋的白鹭和水中嬉戏的鱼儿,这一切正得益于河涌水质变好。

据悉,三年来,中山全市上下日夜兼程、拼搏奋斗,打好治水这场攻坚“战役”。作为中心城区的东区街道,亦是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治水工程,涵盖小区排水管网改造、水污染源头治理、暗涵治理、涉水城市面源治理等多个方面,为市民重现了碧水蓝天的美好画卷。

治水工程成民心工程
周边居民交口称赞

从2010年至今,覃英和已经在白石涌邻近的小区居住十多年了。这十多年来,他见证了白石涌的水体从黑臭到水清岸绿的转变。“我住在11楼,站在阳台就能闻到异味。”回忆起曾经的白石涌,覃英和首先想到的是黑臭。但近两年,他明显看着河涌水质好了起来,发黑发绿的河水开始变得清澈见底,还有成群的小鱼在水中畅快游动,岐江河畔的白鹭也时常飞来觅食。覃英和坦言,现在河水没异味了,生活在周边,幸福感提升了很多。

航拍东区街道白石涌。记者 余兆宇 摄

与同住维景湾小区的覃英和一样,以往每当家里有亲朋好友来访,林伯都不好意思打开阳台落地窗,生怕白石涌飘上来的异味让亲友不适。林伯笑着说:“退休了,就想过好晚年生活,现在整个环境都变好,我们非常满意。”

另一边,在白沙湾涌邻近企业工作的文孝辉,也深刻感受到了河涌水质变好带来的利好。文孝辉介绍,因为企业邻近河涌,前来上班的员工必须经过白沙湾涌上班,但长期因河水的熏臭,致使员工颇有怨言,甚至很多务工人员都不太愿意选择该企业园区就业。“有客户前来企业参观,我们也因为周边的环境问题感到尴尬。”文孝辉说,现在白沙湾治理后,河水不臭了,环境变好了,员工也愿意留下了,邀请合作伙伴前来参观,也更加有底气了。

举措:
“一竿子”插到底,全域推进水治理

现在只要天气晴好,家住白沙湾涌周边的灿叔都会到周边的中山人才公园散步。“我在这附近生活了50多年了。以前走过这里,那河水啊,别提有多脏了,臭气熏天,两岸杂草丛生,我们都不敢靠近。现在好了,政府下了大功夫,河水变清了,绿化搞好了,水也不臭了,环境也变好了,连空气都变得清新了。”灿叔说,现在他经常过来公园散步,看到很多市民在此散步、闲聊,感受两岸的风光,他的觉得非常舒心,幸福感得到了大大提升。

东区街道银通街附近白石涌。记者 余兆宇 摄

数据显示,东区街道现有23条河涌,包括大小鳌溪排洪渠、槎南涌、羊角涌、白沙湾涌、白石涌5条重点河涌,经过多年的治水“攻坚”,目前全辖区已无黑臭河涌。治水成效彰显的背后,是东区街道“一竿子”插到底、多措并举全域推进水治理的决心。

“治水是一项长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东区街道农业农村局局长黄锡强介绍,前几年,白沙湾涌就通过清淤、雨污分流、管道检测与修复、岸线整治等整治工作,切实有效提升白沙湾涌水环境和沿岸人居环境。今年,白沙湾涌更是开展岸上源头治理工程,对河涌流域范围内城中村、小区、企业、公服等排水单元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届时周边环境将进一步提升。

白石涌东区街道段治理,则按照“流域治水、系统治水、源头治水、协同治水”的工作思路,以流域为范围开展源头全覆盖雨污分流,建立从源头到末端的完善排水系统,实现厂网一体化管理措施等共同发力,提升周边人居生态环境。具体包括:未达标水体整治工程、小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水污染源头治理工程、暗涵治理工程等。

沿线乔灌草花、水陆植物相映成趣。记者 余兆宇 摄

如今,白石涌风景如画,沿线乔灌草花、水陆植物相映成趣,一河两岸生机盎然,成为附近居民休闲散步、运动健身的好去处。而白沙湾涌下游的中山人才公园,也成为市民亲子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每逢周末,该公园都吸引着大量市民前来游玩、露营等,直接受益群众达8000人,享受治水成果的群众更是超过10万人。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朱晖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