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说隐患、帮找新店面!中山石岐街道柔性执法让经营者自拆违建
栏目:百千万工程 来源: 记者 江慎诺 发布:2024-03-26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3月25日,中山市石岐街道沿江路边,龙舟观赛台片区斜对面,一台挖掘机轰隆作业,一家餐饮门店的墙体相继倒塌。这是一处违规建筑。驾驶着挖掘机作业的不是别人,正是这家餐饮门店的老板刘新桂,“拆了以后,这边环境会越来越好,我也蛮期待一河两岸风光提升”。

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是中山深入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的务实之举。今年第一季度,石岐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创新以引租自拆等模式,累计拆除违法建设面积近万平方米,节约财政经费近50万元。

刘新桂拆除自家违建建筑。记者 黄艺杰 摄

群众心甘情愿自拆

2016年,原经营“走鬼档”的刘新桂发现岐江河边前来游玩散步的市民群众众多,便联合几位亲友筹了些钱,利用锌铁棚和砖块在龙舟观赛台片区附近建起了超4000平方米的空间,做起了食府生意。这些年,刘新桂不少亲友都在门店里工作,他们一家人的生计也全靠这间食府维持。

“执法人员第一次上门的时候,我没有太在意,想着可以再拖拖,随着他们上门的次数多起来,我就知道,这里不得不拆了。”但真正让刘新桂下定决心拆除的是,当他提出员工无法安顿、家里收入来源会受影响时,石岐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工作人员立刻答应他,可以帮他找合规门面供他经营。

不到一周,消息就传来:石岐街道选了5家门面供他选择。实地走访后,他选定其中一家,距离食府仅一公里多。这些天,他一直忙着将食府的物品搬到新门面去,那边也同步开展装修,预计4月开门营业。目前,食府清拆工作已经完成近80%,他预计本周内就会还一片平坦开阔的土地出来。

“苦心经营这么多年,舍得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刘新桂明显愣了一下,眼睛盯着食府看了好几秒才开口,“要以大局为重,食府在这里,确实影响了一河两岸的风光,并且违规建筑也确实有安全隐患。”刘新桂说,执法人员上门时,给他讲政策、讲法律,还讲了不少现实案例,也讲了城市发展的规划。

刘新桂是一名湖南人,来中山已经10多年,目前家人都在中山生活,他的孩子也在中山上学,他还计划将来在中山落户,“我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中山奋斗出来的,我也应该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做点事情。”

距离食府几公里处,另一家门店的负责人誉湛坤正忙着新店装修。“再有几天,我们这里就可以开业啦!”誉湛坤脸上满是期待,他笑着说,一点也不担心搬了新店会生意不好,他都考察好了,周边人流很大,这是个临街旺铺。新店门面,也是石岐街道推动拆违工作时推荐给他的。

去年,誉湛坤从别人手中接手了一处门面经营餐饮,按照前一任的方式,他也继续利用违建的锌铁棚开展经营。“经常跟执法人员‘猫捉老鼠’,我们也觉得给生意带来了很大不便。年前他们来了两三次,讲了很多法律法规,说违建影响市容市貌,还主动表示可以介绍门面给我们,也给些租金优惠,我们就索性搬了。”誉湛坤说,从执法人员上门到他们搬走并自拆,实际用时不到一个月。他觉得这种促拆模式一点也不令人反感,反而很有温度。

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

“率先自拆的群众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后续工作推进会容易不少。”石岐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喻致超说,引租促拆模式是他们在执法方式上的创新举措,令不少群众对他们改观,“好几个群众都说我们是真的在为他们着想,保护了他们的切身利益,还有群众送锦旗表示感谢。群众的认可,让我们也充满了成就感。”

以往,拆除违建都是采取走文书通知强拆的形式。今年以来,石岐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转变想法思路,尝试用引租自拆、劝导自拆、综合手段自拆、引建自拆等多种模式推进拆除违建工作,收效甚好。今年第一季度,石岐街道共出动执法人员600人次,执法车辆150车次,以日常巡查和重点巡查相结合,排查涉及违法建设面积9805平方米,拆除违法建设面积约9805平方米,其中劝导自拆和综合手段自拆占比90%以上。

“我们主要通过上门全方位宣讲政策法律,把国内外一些频发的安全责任事故案例放给群众看,一次不行就去两次,让他们更深刻了解违建存在的安全隐患及严重后果。同时,我们也询问他们不愿拆的原因,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问题。”喻致超说,群众普遍的问题就是找不到合适的新门面,他们就联动街道的市政公司、资产公司帮忙多找几个新的入驻点,让群众选择。后续,他们还将继续利用创新执法方式推进违建拆除工作,让石岐更加美丽,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编辑 范展颢 二审 朱晖 三审 程明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原创 16908人浏览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