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视频↑↑]
“一张触动人心的好照片不是用相机镜头拍的,它甚至不是用眼睛拍的,而是用眼睛后面的东西,也即用脑、用心拍的。”暖光氤氲的咖啡馆内,Valery Ostrovsky(以下简称Valery)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围坐在一起,娓娓道来这些年穿行于中山巷陌,捕捉人间烟火的摄影故事。这是慈善公益活动“中山英语角”7月初的一次日常小聚,参与者们用英语畅谈着城市记忆,让语言学习在众生相与石板路的光影里长出了人文的温度。

Valery是一位出生于乌克兰的以色列科学家。2019年,他来到中山定居,经营一家PCB基板行业公司。除了做研发,Valery还是一位热爱生活的街头摄影师,喜欢用镜头记录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与人情故事。
扎根中山,开启事业新篇章
Valery的企业中山市湛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湛蓝科技”)聚焦于PCB基板领域,主营电路板材料、通信设备、复合材料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创办至今已有6年。7月10日,记者来到该企业所在的中山留创园新园,在Valery的带领下参观了他的办公室和实验性产线。
“PCB基板就像电子信号的‘跑道’,电子信号沿着这些由特定材料构成的‘跑道’传播,不同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信号传输效果。湛蓝科技所做的,就是研发更适合高频场景的‘跑道材料’。”Valery用简明易懂的比喻介绍道。当前,他的团队以高频材料为研发制造核心,产品应用广泛,涵盖了通信天线、核磁共振成像(MRI)等领域。接下来,团队计划在技术上持续深耕,研发金属替代材料以降低成本,力求在细分领域立足,并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谈及落地中山的初衷,Valery 表示,中国南方制造业高度集中,尤其在电子产业领域优势显著。中山作为重要制造业城市,不仅有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和友好的商业环境,政府激励政策也为企业初期发展提供了沃土。“粤港澳大湾区在电子产业,尤其是高频应用领域具有巨大发展潜力,能参与到这一区域的产业发展进程中,是公司的机遇与荣幸。虽然公司当前仍处在初创阶段,但我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在中山持续深耕,逐步把业务做大做强。”Valery说,对于未来,他充满期待。
快门声响,捕捉人间烟火气
“天啊,那已经是好几十年前的事了!”在与记者谈起投身摄影的初衷时,Valery不禁感慨。如今已经年过七旬的他,早在少年时代,就不可自拔地爱上了摄影。12岁时,他得到了人生中第一台照相机,自此开启了他的街头摄影情缘。“对我来说,科学研究和摄影是一体的,二者都源于某种内在的创造力,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成为科学家、企业家后,尽管工作繁忙,Valery指尖的快门声也从未停歇。

凉亭碉楼、杂货小铺、爬满苔痕的旧街老屋、公园石凳上小憩的市民、开怀大笑的缺牙小姑娘……在英语角,Valery通过屏幕向参与者们展示他在中山街头巷尾捕捉到的有趣瞬间。“我的本能追求,是捕捉这座城市里人们友好或自然的情感。我非常喜欢中山这座城市的氛围,没有人因我的镜头感到冒犯和不友好,甚至有些人会主动朝我摆动作,让我为他们拍照。”他说,“shooting(指摄影)”这一他国文化中具有侵略意味的词语,在中山人民的亲切欢迎下呈现出别样的温暖。而和大多数街头摄影师的风格不同,Valery的镜头也往往对准那些市井生活中最质朴、最美善、最真实,同时也最具人间烟火气的部分。

英语角后的一个周末,Valery带领记者到中山街头实地采风,到逢源街感受骑楼老巷的风情,到泰安路菜市场听此起彼伏的叫卖与还价声。Valery告诉记者,平日里,孙文西路步行街和中山市博物馆周边是他最心仪的“出片圣地”。行走在没有车辆的街头,背着背包,拎着设备,顶着一副外国人面孔,让他更像一个游客融入最地道、最自然的环境里,既能历览本土历史文化,又能捕捉人们最真实的生活。
“Unusual(不寻常的)”是Valery对自己这些作品最常挂在嘴边的评价。在他眼中,这些画面是强烈的“文化冲击”,是“只有在这儿才能见到的中国南方独特景致”。然而,也正是这些未经刻意雕琢的瞬间,借由“他者”的取景框,定格了一个人们习焉不察却鲜活灵动、会呼吸的中山。
An Israeli Scientist’s Street
Photography Journey
Valery, an Israeli scientist born in Ukraine, settled in Zhongshan, China in 2019 and established a company specializing in the PCB substrate industry. Beyond his role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e is also a passionate street photographer, capturing the beauty and human stories of everyday life through his lens. “To me, science and photography are deeply connected,” he says. “Both are rooted in creativity—they’re just different ways of expressing it.”

出品:中山市海外传播中心
编导:孙俊军
摄制:孙俊军
翻译:曹文捷 周欢
英文校对:饶梅芳
文字:方馨娉
设计:林子晴
编辑 周闪雨 二审 冷启迪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