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移民长廊:历史与遗产》发布,以口述历史探索澳洲中山人心路历程
栏目:海外传播 来源:中山+ 记者 廖薇 通讯员 郑艺超 发布:2024-02-23

2024年2月17日,作为澳洲悉尼龙年活动之一,由西悉尼大学文化与社会研究院(ICS)主办的《中澳移民长廊:历史与遗产》新书发布会于唐人街附近的达令广场图书馆举行,吸引众多读者前来交流。

希瑟·霍斯特教授宣布《中澳移民走廊:历史与遗产》正式发布。 高朗贤  摄

中澳“承传长廊”研究项目起步于2017年。 2022 年,由班敦士教授(Denis Byrne) 以个人作品《承传长廊:中国移民遗产的跨国方法》(The Heritage Corridor: A Transnational Approach to the Heritage of Chinese Migration)为题出版,并于次年形成了多人合著的编辑本。 2023年,香港大学出版社推出精装本《中澳移民长廊历史与承传》(Heritage and History in the China-Australia Migration Corridor ); 同年,墨尔本大学出版社也重印了《中澳移民长廊:历史与遗产》(The China–Australia Migration Corridor: History and Heritage)。

《承传长廊:中国移民遗产的跨国方法》

这项跨国研究主要立足于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远北地区的中山华人社区,它探讨了移民在广东与澳洲之间的动态生活轨迹,由此形成一条独特的“文化遗产走廊”。该走廊由移民创造社会和物质交流塑造而成。新书《中澳移民长廊:历史与遗产》分为两部分:“联系、流动和身份”和“遗产走廊中的遗址”。 它广泛融合了多位作者的学术观点,对“中澳移民走廊”上的文化遗产、历史进程进行了深刻的探索。

《中澳移民长廊:历史与承传》

翻阅这些书籍,读者仿佛踏上一场迷人的中澳文化遗产历史之旅,发现华人家族迁徙、侨民旅游以及跨国社群中华侨文化遗产错综复杂的网络关系。 在第一部分“联系、流动和身份”中,研究者从调查香山侨乡的形成及演变开始,追溯华人移民原籍地的历史,并重新审视近期学术文献的历史价值。在第二章中,研究者将澳洲华人移民生活描绘成一系列纠缠的“结”,将探索的目光延伸至经典个案的发生地,从悉尼的广和昌到陈沛德(Stanley Hunt)的故乡、斗门区马山村的学校,乃至郑思航的祖父郑添生活、工作和长眠之地——昆士兰州北部的凯恩斯和戈登维尔等地,随着叙述的展开,这些地点相互连接,交织成一个引人入胜的文化网络。接下来的第三章,由文化研究学者洪美恩(Ien Ang)撰写,她深入探讨了跨越时间的华人移民的身份建构。

《中澳移民长廊:历史与遗产》

第二部分“遗产走廊中的遗址”的其中三章是集体创作。 其中的第五章,透过历史学家的视角,讲述了马健安和他的兄弟——人类学家菲利普·马博士 (Phillip Mar)从悉尼返回中山村庄的寻根之旅。由菲利普·马博士和中山籍澳洲历史学者郑艺超博士(Christopher Cheng)共同撰写的第七章中,我们看到了中山华侨资助家乡教育事业的深远影响,尤其是有关二十世纪澳洲中山侨民对慈善教育事业的跨代参与。 第八章则扩展了洪美恩教授和黄慧华博士(Alexandra Wong)先前对唐人街的调查研究,最终出版的论文《唐人街不受束缚》(Chinatown Unbound, 2019),由此探讨了悉尼唐人街里中山社群的过去与现在,文化身份和活动开展。最后一章由曾任新南威尔士州政府文化遗产专家的大学教授班敦士撰写,他回顾了澳洲对移民遗产的观点变化,探讨了官方定义的“文化遗产”与移民家庭的实际经验之间的差异。后者反映了个人对寻找和维护祖居,以及由此延伸的对公共建筑,例如与祖屋相关的学校、宗祠和寺庙的诉求。 这种诉求与书中其他章节相互关联,包括班敦士教授对侨房类型的分析(见第六章)、黄慧华博士对侨民回国之旅的探索(见第四章);以及第5章中,马启华(Jimmy Mar) 和他的澳洲家人在林源的带领下,于2015 年开展寻根之旅的精彩历程。

年届87岁的马启华在中山市沙涌村站在他祖居前,一脸自豪。(图片由马健安提供,拍摄于2015年)

主讲嘉宾宋飞燕博士(Sophie Loy-Wilson)评价,该书通过口述历史探索澳洲中山人的心路历程,体现了研究人员与华人社区之间的密切合作,可谓参与性社会研究的典范。“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创作。”郑艺超博士感慨,“我的良师益友、编辑和前大学出版商刘传芳(Janet Liu-Terry)曾在我开展这个跨国研究项目前鼓励我道:‘很多研究澳洲华人历史的学者都会遇到难题,但克服语言和地理障碍后,你会进入一个无尽的乐园’。如今,这句话完美地总结了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及其它能带来的社会价值。”

项目负责人班敦士教授衷心感谢所有为该研究作出贡献的人。图中人物从左到右依次是:林源、雷美英、宋飞燕和班敦士。 布拉德·鲍威 摄

本次活动由文化与社会研究院总监希瑟·霍斯特教授(Heather Horst)召集,一些知名华侨代表也莅临现场,如澳洲中山同乡会的方劲武先生,永生、先施百货和大新公司的创始人和雇员的后代等。有些读者还专程从堪培拉、墨尔本、黄金海岸和汤斯维尔等地远道而来。

学界之外,这本书也引发移民后代的强烈共鸣。书中的重要人物之一林源(Douglas Lam)现场分享了他的故事。他是 1961 年抵达悉尼的,他回忆道,早年,悉尼华侨通过“广和昌”向家人寄钱,此类“银信”不仅帮助他向家人报平安,也为家中祭祖提供了资金支持。 多年来,林源一直积极推动澳洲华人社群的返乡寻根,包括马健安一家人探访家乡沙涌村,也是他从中牵线搭桥。 去年12月,林源又一次访问中山。当日发布会现场,他还将收集到的《安堂林氏族谱》赠送给来自汤斯维尔的梁宝石(Jacinta Leong)。

林源(右一)讲述他的生平故事。  布拉德·鲍威  摄

在墨尔本出生的澳洲华裔雷美英(Ann Toy)表示,在父亲过世后,她自小便失去了与中国和家乡台山的联系,是寻根之旅以及类似这样的书籍,填补了她对家乡认知的空白。 她在悉尼生活的40多年里,始终难忘在唐人街享用一碗广式烧腊饭的温馨时光。 她强调,这本书披露了唐人街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增进了她对中澳华人社群的认识,了解更多有关中山华人对悉尼发展的重要贡献。当下,她正在积极推动唐人街历史建筑“广和昌”的保存,期待这座集综合商店、汇款代理、住宿设施、家庭住宅和社交中心为一体的独特老建筑能转变为社区博物馆。“我正在重读这本书,它是一部经典之作,必定会启发未来的几代人。”


编辑   廖薇  二审  谢琼  三审  向才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