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生在非洲获赞!林志光逆行非洲全力缓解患者疼痛...
栏目:健康 来源: 发布:2021-12-28

2021年1月12日,市人民医院疼痛医学科医生林志光随中国第31批医疗队出征非洲赤道几内亚,进行为期一年半的援外医疗任务,面对全球疫情蔓延的风险,林志光坚持以高度负责的专业精神为非洲人民医治病痛,践行一名中国医者的初心使命。日前,远隔千山万水之外的林志光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援非故事。 


林志光为非洲患者实施麻醉。
 

 上班第一天  抢救一名甲状腺瘤患者  

2月初,中国医疗队开始到马拉博医院上班的第一天,当天,医院迎来了一台甲状腺瘤切除手术。这是一台巨大的甲状腺瘤切手术,在国内也是风险非常高的麻醉,因为巨大的甲状腺把气管压迫得比较窄,很难确定几号的气管导管能通过气道。转眼古巴医生带着阿姆戴娜开始麻醉,为了解当地工作习惯,林志光医生掏出手机拍下了患者的手术照片。 

“几乎在瞬间,我看到了患者的血氧直线下降。”林志光说。患者的血氧就开始直线下降。此时,患者开始出现通气障碍,气道阻力巨大,无法有效通氧。古巴医生尝试气管插管,为患者输氧,却屡次失败。患者开始口吐白沫、挣扎。古巴医生再次尝试气管插管,仍然未能成功。

这时,患者已出现血性分泌物。古巴医生开始忐忑,甚至有些不知所措。“因为患者持续大脑缺氧5分钟,就因为窒息导致出现脑功能损害,此时情况非常危急。”林志光说,眼看着生命的流逝,他决定参与抢救。“我在一旁用吸引器,尝试清理气道的分泌物。”林志光接过呼吸囊,对古巴医生说,“让我试试吧。”随后,通过加大力气为患者通气,林志光慢慢能感觉到患者血氧有所回升,血氧从40%多上升到70%多,但患者因为缺氧,仍然在挣扎。 

患者已经经历插管三次未能成功,通气出现明显障碍。“只要患者还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都要尽百分百的努力。”林志光快速思索对策,他开始反复的吸痰,托下颌开放气道,继续加压通气。来来回回持续同一个操作,坚持20多分钟。此时,患者的血氧逐渐上升到90-93%!这时,整个手术室的人才松了一口气。 

当地的小护士禁不住的高声呼喊林志光的名字“VITO!VITO!VITO!”,古巴医生也伸出大拇指。患者意识逐渐恢复,在复苏室醒来后,能很好地对答。“还好我们都没有放弃。很幸运,过去在国内,老师们教的功夫我都没有落下!”林志光回忆起这段经历,仍深有感触。 

 倾心治疗患者  展现中国医者担当  

中资企业一位50多岁的患新冠肺炎后胸闷胸痛2月余的患者,每天一躺下就会出现胸口闷、胸痛,内科首先需要考虑冠心病和新冠肺炎后遗症。经过各种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患者非常的紧张和焦虑。在辗转多个地方就诊后找到林志光医生,林医生经过仔细体格检查,暂时排除冠心病,首先考虑新冠肺炎后遗症,这个疾病基本没太多明确疗效的药物。林志光医生经过跟患者沟通后,建议患者尝试针灸治疗。1次针灸治疗30分钟后,患者焦虑的内心一下子就减轻了,平躺下的胸闷,胸痛明显改善,而且平时睡眠,大便小便都改善了。患者一下子就被祖国传统针灸的疗效惊呆了!“林医生,你太神了!”患者情不自禁的竖起大拇指的赞赏道。 

当地医疗条件的落后让林志光忧心不已,他所驻点的马拉博医院在当地算是比较好的医院,但却没有ICU,也没有CT等设备,药品也很缺乏,很多人因贫穷、缺医少药得不到及时救治,甚至失去了生命,令人痛心。 

让林志光印象颇为深刻的是一名七八岁的小女孩因车祸致左腿骨折,但由于家里没钱看病而错过了最佳手术时间,导致左下肢坏死,且引发了感染性休克,最后在全麻下切除坏死的左腿。这让林志光感到医疗援助工作的非凡意义和重大责任。 

“我能为当地居民做些什么?我还能做些什么?”在赤道几内亚,看着受病痛折磨的当地居民,林志光一遍遍问自己。 



林志光为患者进行中医治疗。

“除了做好一个麻醉科医生,也想发挥自己作为疼痛科医生的能力,缓解当地居民的疼痛问题。”林志光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见缝插针为赤道几内亚患者及华侨同胞进行中医治疗。由于没有专门的诊室,林志光很多时候是在走廊为疼痛病患者检查治疗。慢慢地,“有疼痛问题找中国林医生”便在当地传开,林志光的疼痛病患者也越来越多。 

“援非是我心中一个梦想,有机会参与其中,我感到骄傲与自豪。”林志光说,“有些病人做了手术后往往会遗留一些功能障碍或疼痛的症状,这些患者对我们传统的中医技术、治疗的理念是非常的认同,也是非常受欢迎的。” 

“没有所谓的生而勇敢,只是选择了迎难而上,挺身而出。”赤道几内亚的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形势一直比较严峻,目前仍在实施宵禁。面对严峻考验,林志光和队友们用行动书写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继续谱写着中赤几友谊。


◆文/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林茹珠 唐柳青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陈吉春
◆二审:方嘉雯
◆三审:陈伟波
◆终审:赖友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南区马公纪念堂拟打造文旅新地标
原创 20179人浏览   2025-07-07
小暑催夏盛,荷香沁满塘
14604人浏览   202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