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知多少 | 秋冬进补有讲究,这样吃更有效!
栏目:健康 来源: 发布:2021-10-25

“秋冬进补”是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的一大特色,中医认为“天人合一”,就是人应该顺应自然变化,并依照自然规律生活。秋冬季节,气候转寒,阴气至盛,阳气内藏,因而寒气容易侵入体内,使得人体气血阻滞,影响健康。因此秋冬季节进补强身、助阳抗寒,对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很有帮助。

秋冬进补所有人都适合吗?

《黄帝内经》有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这里所说的“虚”指的是人体抗病能力下降或身体机能低下,中医强调只有出现虚证才用补法,不是虚证不用补法。也就是说,秋冬进补是针对虚证人群或者虚实夹杂证人群的,单纯实证人群不适合。所以秋冬进补的对象,一般是体质虚弱者,过劳透支者,或大病初愈、手术后气血亏损者。进补不当,最贵的药材用在身上也没有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滥用补药,滋湿生热,影响人体内在平衡,造成阴阳失调。

怎样初步判断需不需要进补?

中医将人的体质大致分为九类: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

这九种体质并非都需要进补,其中湿热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四种体质属实性体质,非但不需进补,还需要一定的通泻。而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三种体质属虚性体质,需要进补,其中气虚质及阳虚质属于寒性体质,俗称“寒底”,阴虚质属于热性体质,俗称“热底”。还有很多人属于虚实夹杂的复合体质,这种情况相对复杂,如何进补可以咨询专业医师。

不同虚性体质该如何进补?

气虚质

特征:面色偏黄,肌肉松软,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易患感冒,女性月经量少、色淡。

◆常用甘温或甘平的药物以补益脏腑之气,如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茯苓、大枣、灵芝、黄精、当归等。

阳虚质

特征:畏寒肢冷,耐夏不耐冬,倦怠嗜卧,小便清长,易大便不成形。

◆常用甘温、辛热的药品温补阳气,如附子、鹿角胶、巴戟天、淫羊藿、肉桂、补骨脂、菟丝子等。根据阴阳互补理论,温阳的同时可适量加入补阴药,如熟地、山萸肉、山药。

阴虚质

特征:形瘦面红,性急活泼,皮肤干燥,口燥咽干,大便干燥,易睡眠不好。

◆常用甘寒质润的药物补阴、滋液、润燥,如地黄、沙参、山药、麦冬、天冬、桑葚、女贞子、墨旱莲、石斛、玉竹、龟甲胶、阿胶等。


◆中山日报社云媒体
◆编辑: 高倩荷
◆二审: 张鹏
◆三审: 陈浩勤
◆素材来源:中山市中医院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