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9月18日获悉,新一代超高分辨率三维标测系统——Rhythmia9月份落户中山市人民医院,系广东省地级市第一家。
近日,在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冯力的带领下,人民医院医生邓志华运用Rhythmia超高分辨率系统成功完成了一例房颤术后复杂的房扑消融。
患者王先生在1年前因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进行了射频消融,术后半年多未再出现房颤。可惜在术后第八个月,患者再次出现心慌,心电图检查为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心室律135次/分。
王先生的心房扑动是房颤术后较为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这类心律失常较为复杂,而射频消融是目前唯一能够根治房扑的治疗方法。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病例,邓志华及其团队仔细研读患者的影像资料,并为王先生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经科室讨论后决定采用目前最为先进的三维标测系统Rhythmia超高分辨率标测系统进行标测治疗。
手术在局部麻醉的状态下进行,在患者右腿根部建立一个针孔大小的通路将导管送入心脏进行标测。Rhythmia超高分辨率标测系统根据检测到的房扑特点,自动设置了严格的心跳筛选条件,通过邓志华精准操控导管,在左心房进行全方位标测。
仅仅9分钟,邓志华就将整个左心房的激动传导标测完。因为Rhythmia的超高分辨率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将房扑发生的机制淋漓尽致地展示在邓志华面前,不到1分钟,他就找到了这个房扑的关键部位。
随后,邓志华针对这个关键部位进行消融治疗,只消融了7秒钟,房扑就终止了。房扑终止后王先生心室率降到正常值,恢复窦性心律。从标测到消融结束,不到一个小时,真正实现了安全高效。为了最大程度保证手术效果,消融结束后使用药物及起搏反复诱发房扑,房扑未出现,手术成功。
Rhythmia超高分辨率三维标测系统在中山市人民医院落户,将为心律失常患者带来更安全有效和精准的治疗。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唐柳青
◆图/通讯员提供
◆编辑:汪佳
◆二审:朱晖
◆三审:陈浩勤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