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怎么养老?调查报告显示:家庭养老为主要养老方式
栏目:健康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0-10-21

针对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发布《中山养老需求和老人生活现状分析》报告,指出我市目前养老和健康服务的现状,以及受访市民养老现状。

中山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占15.9%

据全国老龄办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2.5亿人,占总人口的18.1%。

中山市2019年底户籍人口182.9万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29.0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5.9%,老人养老和健康服务刚性需求非常大。

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我市22家机构正推进医养结合

中山现有养老机构22家,其中镇级敬老院19家,公办民营市级养老机构1家,纯民营养老机构2家。各类养老机构共向社会提供床位4642张,从业人员816人。

同时,26家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16万名老人提供建档及并每年1次的健康管理服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90家,共配置社工、医疗抗腐蚀、居家养老护理人员等工作人员292人。

2020年计划实现城镇社区居家服务中心(站)100%全覆盖,农村社区覆盖率超过60%。

在医养结合上,中山3家民办养老机构内设置医务室或康复医院,19家公办养老机构均与就近的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医疗合作协议。

东凤镇医养融合点入选省医养结合试点,火炬开发区、石岐区、小榄镇、古镇镇、东凤镇等5个镇(区)被列为市级试点。

家庭养老为主 近七成与子女居住

调研发现,56.7%的受访者需要赡养老人,家庭养老为主要养老方式,67.7%的老人与子女一起居住,可以得到子女日常照顾;29.9%表示分开居住,子女定期探望照看老人;2.4%表示老人基本上无法得到子女照顾,主要因老人身体状况不佳及子女工作忙没时间精力照顾而住进养老院等养老机构。

目前,中山拥有比较完善的退休金养老保障制度,可以让老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得经济上的独立,因此受访老人中,近八成老人依靠退休金生活。最大支出项目是日常温饱和医疗费用,分别占37.8%和24.8%。

73.3%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为老人选择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主要有多种考虑因素,如医疗条件更好、照顾老人精力可减少、护工水平较高等。超过六成的受访者期望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提供生活护理和基本医疗服务。

从经济承受能力来看,超过五成的受访者表示可以接受的养老机构费用标准为每人每月1001—3000元,4001—5000元占1.9%,5000元以上仅占0.4%。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李玮玮 通讯员 国中调
◆图/记者 文波 
◆编辑: 陈彦
◆二审: 蓝运良
◆三审: 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1 条评论
黄俊杰 4年前
老有所依很重要
回复

推荐阅读

中山市直属中小学2025年招生通告发布
原创 11749人浏览   20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