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三乡镇应急管理局获评全省2024年三防工作表现突出集体。“我们在多年的防汛工作经验中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明确了‘防’‘抗’‘救’责任链条,健全了会商研判机制,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实际的防灾减灾协调机制,守护群众一次又一次安全度汛。”三乡镇应急管理局局长谢楷鸿近日受访表示。
三乡镇应急管理局全体工作人员。受访者供图
2024年5月4日,三乡镇遭遇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该镇应急管理局全体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及时高效处置险情,科学有效开展调度,因时因势动态调整应对措施,尽最大可能降低灾害风险、财产损失,累计转移地质灾害点、内涝点、危险地带的群众1600余人,实现大灾面前“零伤亡、少损失”的目标,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应急管理集体的责任担当。
闻“汛”而动 逆险而行
每年五月都是强对流、强降雨天气的高发时期。正因如此,谢楷鸿等三乡镇应急管理局不少人员,在人人出游的“五一”假期选择了坚守岗位。
“做三防工作的第一要义就是防,一定要把事情想在先、做在前。”谢楷鸿说。一方面,三乡镇应急管理局牵头部署制定应急预案,提前发布安全预警,细致安排假期值班值守工作,确保三分之一的工作人员留守中山备勤,并通过发送短信、入户走访等方式,引导提醒群众、企业及时做好防灾避险。另一方面,该局在节前一周就开始组织补充应急物资、保养应急装备,提前梳理统计好需要重点防御的区域和紧急情况下需要转移的人员台账,做好开放应急避护场所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加强重点部位防御和应急物资前置,多次到老旧危房、低洼易涝地区、地质灾害点、建筑工地、山塘水库等重点部位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求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
三乡镇现场检查了解防汛应汛情况。受访者供图
2024年5月4日,全市南部镇街出现强降雨,三乡镇降雨量打破历史极值,遭遇超过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最大24小时雨量一度达到496.4毫米。
中国气象局规定24小时降雨量大于或等于250毫米即为“特大暴雨”,496.4毫米远超此标准,接近特大暴雨下限的2倍,其破坏力相当于在每平方米土地上倾泻近半吨水。当时,三乡镇内出现大面积内涝水浸,普遍深度超过50厘米,最深超过120厘米。
险情灾情面前,三乡镇应急管理局全体人员第一时间到达工作岗位,有关领导迅速研判开展应急处置,紧急协调多支队伍参与应急抢险工作。在应急指挥中心,三乡镇应急管理局逐一联系18个村(社区)书记,询问受灾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倾斜救援装备和力量到受灾严重的地区。在协调各职能部门投入应急处置工作后,三乡镇应急管理局领导干部又冒雨到村居一线实地参与查看防汛排涝、人员转移等情况,协助对水浸位置存在漏电风险的路灯、公共用电设施进行紧急停电处理。
三乡镇应急管理局实地走访检查辖区低洼易涝地区、地质灾害点、建筑工地等。受访者供图
得益于各项准备工作的提前开展,三乡镇应急管理局带领多个职能部门和村居顺利在2小时内完成了对1600余名群众的紧急转移,无一人伤亡。人员转移工作开展的同时,三乡镇应急管理局还迅速开放应急避难场所,安置转移群众,确保受灾的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地方睡觉。
记者了解到,灾情发生24小时内,三乡镇应急管理局牵头参与了多次紧急会商调度,协调各类应急队伍共计1300余人以及21台抽水泵、76辆抢险救援车辆投入抢险救援。
抓在平时 应在急时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能在险峻的灾情面前做到应急处置精准高效,交出“高分答卷”,背后是三乡镇应急管理局全体工作人员抓在平时、练在平时的“有用功”。
2020年9月,恰逢机构改革之时,三乡镇应急管理局承接三防工作业务,面对“一穷二白”的应急管理知识和“四个整合”的改革压力,该局全体人员深知这是一块“硬骨头”,这是一场“大硬战”,但这更是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对他们的重托。
三乡镇应急管理局在灾情来临时开放应急避难场所。受访者供图
三乡镇四面环山、地势低洼。每逢雨季,降水都会向三乡镇汇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有限的排水路径造成这里极易发生水浸,内涝问题十分突出,三防工作面临着巨大压力。“我们坚信,只有肩膀硬起来,才能挑起重担子。”谢楷鸿说,三乡镇应急管理局首先做的就是一头扎入辖区各处内涝“黑点”,用一步一脚一眼去了解、去检查实际情况,把“底子”摸透,把“里子”查清,风险点位做到心中有数。
三乡镇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正在清点物资。受访者供图
4年时间里,三乡镇应急管理局领导干部职工走遍了辖区139处易涝点、8处下沉隧道、2处危房、16处地质灾害点和19处应急避护场所,掌握了辖区673名应转尽转人员名单和河涌水库、旅游景区、建筑工地等重点部位底数,采购了橡皮艇、排涝车、救生衣、铁马等855件应急救援物资,统筹组建了467人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参与了100余场汛风灾害防御抢险救援工作,高效应对工作,将台风、暴雨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没有出现因灾伤亡情况。
如今,久经“风雨”的三乡镇应急管理局每一位工作人员,对三乡历来发生过多少次水浸、遭受过多少次台风袭击,灾害风险点有哪些、在哪里,哪些部位要盯紧、哪些薄弱环节要加强,都了如指掌。
三乡镇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检查防汛物资准备情况。受访者供图
谢楷鸿介绍,三乡镇应急管理局会时常根据辖区最新情况,对全镇三防应急预案进行完善修订,并组织制定《三防工作指引》,明确各部门职责和重点点位负责人,层层压实责任,让各类灾害应急处置有章可循。
每次接到台风、强降雨预警信息,三乡镇应急管理局总是第一个积极响应,并根据雨量和降雨落点判断辖区哪些地方可能会内涝,哪些地方地质灾害风险高,哪些地方需要提前转移人员。涉及复杂、需要部门联动的工作,他们还会主动把工作做在前,并在防御工作后组织复盘总结,全力确保三乡镇安全度汛。
“应急管理事业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三乡镇应急管理局全体人员会继续坚守‘岗位就是责任,在岗就要履职’的信念,担负起高质量发展‘安全底板’的职责,全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大局保驾护航。”说这话时,谢楷鸿的眼神格外坚定。
点击以下链接可看以往相关报道:
应急先锋②|张云飞:创新安全生产智慧化监管新模式,相关经验获全省宣传
应急先锋③|容英源:把群众挂心上,扎实筑牢应急管理“第一道防线”
编辑 江慎诺 二审 黄凡 三审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