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医疗再发力!中山援藏医师为特殊儿童撑起“健康伞”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陈雪琴 通讯员 何金钊 发布:2025-08-27

为切实解决工布江达县娘蒲乡偏远村落特殊儿童的就医难题,助力当地儿童健康成长,工布江达县第十一批援藏医师、来自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张丽,近日赴娘蒲乡江举村、夏莎村、拉如村开展特殊儿童专项会诊。她通过专业诊疗、精准建议、营养帮扶,深入摸清基层特殊儿童健康需求,为后续长效帮扶奠定坚实基础,将援藏医疗的温暖与关怀切实送到基层群众身边。

张丽正在为患儿开展诊疗。通讯员供图

在娘蒲乡江举村,张丽首先为一名4岁患儿开展诊疗。该患儿曾确诊“新生儿重度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因当地医疗条件限制未接受系统康复治疗,目前生长发育严重滞后:身高仅76cm、体重10kg,相当于1岁儿童正常水平,且伴有脑瘫、生长发育迟缓、重度营养不良等问题。张丽详细检查患儿身体状况,仔细询问日常饮食与护理细节,初步明确诊疗方向。

随后在夏莎村,诊疗对象为一名2岁11个月的脊柱裂术后患儿。该患儿术后恢复不佳,仍存在走路不稳、大小便失禁等问题,家长因缺乏专业护理知识倍焦虑。张丽逐一查看患儿术后伤口愈合情况、肢体活动能力,结合医学评估分析恢复难点,向家长细致讲解术后康复关键事项与护理要点。

张丽正在为患儿开展诊疗。通讯员供图

最后抵达拉如村,张丽为一名2岁4个月的患儿诊疗。经检查,该患儿体重9kg、身长73cm,约为1岁儿童发育水平,初步判断存在精神发育迟缓、中度营养不良问题,目前仍无法独坐、站立与说话,四肢肌张力明显异常。

针对上述三名特殊患儿,张丽均给出精准诊疗建议:一是建议尽快前往具备康复条件的医院接受系统康复训练;二是指导家长调整孩子饮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维生素等营养摄入,加强营养补充;三是传授家庭护理核心要点,强调每日需为孩子进行肢体按摩与功能锻炼,促进身体机能改善;此外,针对部分病情复杂患儿,建议进一步完善磁共振检查,必要时接受针灸辅助治疗以提升康复效果。

诊疗工作结束后,张丽及时将娘蒲乡三村特殊儿童的病情、诊疗建议及基层医疗需求,详细汇报给工布江达县人民医院院长刘少中。刘少中表示,援藏工作组与县人民医院将建立患儿健康跟踪机制,持续关注患儿康复情况:除常态化提供医疗咨询、康复治疗服务外,还将根据患儿实际需求整合医疗资源,协助完善相关专科检查;同时联动后方中山市博爱医院,搭建专家远程会诊平台,为患儿提供远程诊疗与康复指导,举多方之力全力助力患儿康复。

此次专项会诊中,援藏医疗队还联合工布江达县妇幼保健站,在娘蒲乡同步开展儿童诊疗与帮扶活动。团队不仅为当地儿童提供专业诊疗,有效解决偏远村落“看病难”问题,还为特殊儿童家属提供一对一医疗指导,耐心解答护理、康复疑问,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同时,通过实地调研掌握当地儿童营养状况,为有需求的儿童赠送营养包,以营养补充助力健康发育。这一系列举措既为群众带来实际医疗福利,也拉近了援藏团队与基层群众的距离,让群众切实增强健康获得感。


编辑 陈雪琴 二审  徐钧钻  三审 程明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