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连药瓶上的字都看不清,走路要人扶着;现在不仅能自己做饭、看电视,还能清清楚楚地看见孙子的小脸!太感谢杨院长了!”近日,在中山华厦眼科医院的复诊室里,69岁的周阿姨(化名)激动地紧握着院长杨新怀的手,难掩激动之情。她的双眼视力已从术前近乎失明的0.01,大幅提升至0.5——这不仅是一组数字的跃升,更是一位老人重获尊严与生活的转折点。

而就在几个月前,周阿姨几乎陷入“黑暗深渊”。她自幼左眼高度近视,随着年龄增长,双眼又相继被诊断出老年性白内障:左眼为复杂的混合型白内障,右眼则是进展迅速的后囊下型,两种不同类型的白内障让视物模糊的问题愈发严重。
更令人揪心的是,进一步检查发现她左眼伴有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右眼存在黄斑前膜,多重眼底疾病与白内障交织,如同在眼睛里布下了一张“视觉迷网”,让她的世界日渐模糊。
但真正的挑战,远不止于眼部。
周阿姨还是一位子宫内膜癌化疗术后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并处于脑梗塞后遗症期,长期依靠轮椅出行。基础疾病多、身体耐受差、手术风险高……任何一个因素都足以让手术按下“暂停键”。
“这是一台极具挑战的手术。”杨新怀坦言,“患者全身状况复杂,眼部病变又涉及白内障、高度近视眼底病变、黄斑前膜等多个层面,任何细微操作失误,都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或术后恢复不佳。”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杨新怀带领眼科团队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全面评估癌症病史、血压控制、脑功能状态对手术的影响,最终为周阿姨量身定制了一套精准、安全、个性化的手术方案。考虑到患者双眼病变类型不同,团队决定采用精准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结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技术,同时针对眼底病变的基础条件,预留术后恢复调整空间。
凭借数十年处理复杂白内障的丰富经验,杨新怀在手术中精准操作,全程创伤小、耗时短,成功完成双眼手术。术后,护理团队根据她的基础病特点,制定专属护理计划,严密监测血压、指导用药,并配合康复训练,确保安全平稳恢复。
当纱布揭开的那一刻,周阿姨看到了久违的清晰世界。“那一刻,我感觉天都亮了。”她哽咽道。如今,复诊时0.5的视力不仅远超预期,更让她重新拥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能自己做饭、看电视、认出亲人……这种感觉,太珍贵了。”
杨新怀表示:“老年性白内障虽常见,但像周阿姨这样合并多种眼底病变和全身重大基础疾病的患者并不多见。这类病例的治疗,不仅考验医生的技术‘硬实力’,更需要多学科协作的‘软智慧’——既要‘看得清’,更要‘保得稳’。”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对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生动诠释。它不仅点亮了一位老人的晚年生活,也再次彰显了中山华厦眼科医院在复杂性白内障及合并眼底病变诊疗领域的领先实力。
目前,周阿姨仍在持续康复中,视力有望进一步稳定提升。
编辑 陈吉春 二审 陈伟波 三审 赖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