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香筑城 用服务惠民丨理论智库③
栏目:健康中山 来源:中山+ 中山火炬高新区宣传文化服务中心 发布:2025-09-09

在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生动实践中,中山火炬高新区始终坚持“硬件夯实基础、软件激发活力”的双轮驱动理念,通过系统性布局与精细化服务,构建起覆盖全域、普惠共享的阅读服务体系。从物理空间的织密到文化活力的激发,从资源覆盖到习惯养成,火炬高新区正以阅读为纽带,为区域文化兴城与文明建设注入持久而深厚的活力。

■一、织密“三级阅读阵地网”,打造15分钟便捷文化生活圈

硬件设施的完善是全民阅读落地生根的基础。火炬高新区以“阅读阵地一张网”为核心抓手,高标准打造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的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将一个个物理空间转化为承载文化意义与社会价值的公共领域,为群众构建起触手可及的“15分钟便捷文化生活圈”。

作为体系核心的火炬高新区图书馆,2013年获评国家县一级公共图书馆,不仅承担着市图书馆分馆的职能,更肩负着全区全民阅读服务体系建设的重任。这座总面积达4320平方米的文化枢纽,馆藏纸质图书43万余册、报刊杂志200余种,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18万册,存储总藏量达24TB;每周65小时的开放时长、年均60万人次的接待量,让它成为连接读者与知识的重要桥梁。同时,它还统筹着全区香山书房、社区图书室、街区自助图书馆等各类阅读空间的建设、管理与运营,规范图书采编、上架流程,拓宽文献征集渠道,让优质资源在全域高效流动。

8个高标准规划建设的香山书房星罗棋布于各社区,馆舍面积均在100—300平方米之间,每馆藏书3000—10000册。这些书房以现代化标准纳入全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实现全自助借阅、全市文献通借通还的便捷服务。从功能设计上看,各书房不仅配备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更设有文化活动室,兼具社区文化交流空间、志愿者服务驿站等多元功能,成为社区居民共享书香、互动交流的温馨港湾。

为让阅读突破时空限制,火炬高新区还在街区书房、人气公园、大型小区、重点企业、政务服务窗口等场所,精心布局15余所有声图书馆与智能听书墙。这些“口袋阅读空间”年用户访问量和页面浏览量超10万人次,让市民在碎片化时间里也能轻松获取文化资源,真正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切实解决了群众“读书难”的问题。

■二、深耕“一馆一特色”模式,让阅读空间激活社区文化记忆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独特性。火炬高新区在阅读阵地建设中,创新推行“一馆一特色”模式,依托文联协会驻社区的优质资源,打造7个主题鲜明的香山书房博物馆,将散落在社区的历史遗产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文化资源,让每个阅读空间都成为承载社区记忆的“精神地标”。比如,城东社区大环香山书房以民乐为主题精心打造,陈列着二胡、高胡等民族乐器,通过图文展板系统展示民乐知识与吕文成的艺术成就,让本土音乐文化在书香中代代传承;德创智谷香山书房结合中山德成技工学校和林家醒狮非遗项目打造林家醒狮非遗体验馆,通过图文、视频及实物展览结合醒狮文化体验,让群众深入了解我区林家醒狮文化;联富社区尚城香山书房聚焦辖区内浦江世泽牌坊、水洲山炮台遗址等27处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用一张张珍贵图片、一段段详实文字,将社区历史遗产的故事娓娓道来,让居民在阅读中近距离触摸家乡的历史脉络;张家边社区香山书房联动区曲艺协会,在书房内设置粤剧文化展示区,一件件精美粤剧服装、一个个经典道具实物陈列其间,让底蕴深厚的曲艺文化变得可感可触;博凯社区香山书房则借助区摄影协会挂点的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摄影主题书房,墙上悬挂的社区发展变迁摄影作品,定格着岁月的痕迹,也成为居民了解社区、热爱社区的鲜活教材;中山港社区得能湖香山书房由区书法协会牵头打造书法特色主题,通过书架、玻璃围栏及空白墙面等载体,展示优秀书法作品、书法家生平介绍及书法艺术知识图文,让读者在墨香与书香的交融中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海滨社区香山书房由区集邮收藏爱好者协会支持打造邮票特色主题,通过书架、空白墙面等载体,系统展示2024年度重要邮票及相关集邮知识,让读者在方寸之间感受邮票承载的文化历史与时代印记。

这种“文联协会+社区书房”的结对模式,让专业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既避免了文化建设的同质化困境,更在每个社区培育起各具特色的文化认同机制。

■三、打造“书香火炬”品牌矩阵,精准培育全民阅读内生动力

硬件设施筑牢基础,软件服务则激发活力。火炬高新区以“培育阅读内生动力”为核心,依托“书香火炬”品牌矩阵,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精准文化供给,让阅读从“设施覆盖”真正向“习惯养成”深化,让书香成为融入市民生活的日常风景。

在“书香火炬”品牌引领下,火炬高新区构建起“阵地—活动—服务”三位一体的阅读推广体系。以图书馆为主阵地,通过常态化活动与专题性活动相结合的设计思路,组织开展贴近市民、方便参与、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活动。通过阅读活动实现了阅读推广的精准滴灌,有效提升了全民阅读的覆盖面、影响力和参与度。

精心打造阅读文化品牌,构建多元立体的全民阅读生态。“博士与书”搭建高层次人才与市民对话平台,组织博士进校园、厂区、社区分享读书故事与创新历程,既让科技人才深度融入高新区人文肌理,又为学生群众开启接触前沿思想的窗口。“火炬有戏”依托东镇礼堂及各文化空间,常态化开展非遗、戏剧、朗诵等艺术展演,以“政府搭台+社会参与”模式打造周末文化盛宴,全年呈现高品质文旅融合体验。“群英汇炬”读书沙龙汇聚园区人才智慧,通过跨年龄、跨行业的深度阅读研讨,激发思想碰撞,培育城市阅读风尚。还有“小区有剧”“炬聚一堂”等经典品牌文化活动,从知识分享、艺术熏陶、思想交流不同维度,持续为火炬高新区注入人文动能,让创新文化与全民阅读相互滋养。

为打破服务时空边界,火炬高新区积极推动线上线下服务联动,将公共文化服务延伸至“云端”。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线上文化服务站”,通过图片、文字、视频、微信小程序、分享二维码等多种形式,将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活动预告、通知信息等精准推送给读者;更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特点,推出针对性强、方向精准的阅读活动,让服务更贴心、参与更便捷。

全民阅读的推进永无止境。接下来,火炬高新区将持续深化全民阅读体系建设,以“全域覆盖、精准服务、文化赋能”为核心理念,通过系列举措,全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书香城市样板,让阅读成为区域文化兴城与文明建设的持久动力,让书香浸润城市肌理,让文明之花绚丽绽放。

本文发表于中山日报2025年8月18日理论周刊·圆桌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苏小红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原创 21478人浏览   2025-09-10
南中城际最新进展!兴中站主体结构封顶
原创 19490人浏览   2025-09-10
深读丨22位老师和1个学生的课堂
原创 18501人浏览   202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