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专家齐聚黄圃人民医院,共探内镜下阑尾炎治疗新技术
栏目:健康中山 来源:中山+ 蔡伟强 陈果 发布:2024-11-20

11月16日,“第五届中山市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分会年会(2024)暨内镜治疗阑尾炎(ERAT)新进展学习班”在黄圃人民医院的学术报告厅召开,国内知名消化内镜领域专家和来自大湾区的学员100多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内镜下阑尾炎治疗新技术(ERAT)。

第五届中山市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分会年会(2024)暨内镜治疗阑尾炎(ERAT)新进展学习班现场。(黄圃医院供图)

当天的活动由市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分会及内镜治疗阑尾炎学组主办、黄圃人民医院承办,旨在推动我省、市消化内镜超级微创治疗的新理论与新技术,以及消化疾病诊疗新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广泛推广与应用。

新技术为阑尾炎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黄圃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詹林达在欢迎词中,对到场参加此次培训的多位知名专家和各位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培训圆满成功,向专家们对ERAT的发展和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同时希望各位同仁珍惜机会,开拓思路,共同促进ERAT的发展。

市医师协会副会长、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伟强表示,近年来,黄圃人民医院的消化内科不断稳步发展,在ERAT等方面的新技术已走在中山市甚至广东省的前列,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市卫健局医政科科长陈嘉欣指出,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在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有着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此次培训学习,不断提高我市消化内科医务人员内镜技术,让他们更好、更准确服务患者。

据了解,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而阑尾切除术则是常规进行的外科手术。据权威机构数据,在中国,每天有约3000人新发急性阑尾炎,且患者以青少年为主,特别是20至30岁年龄段的发病率最高,约占总数的40%。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得了阑尾炎,疼得痛不欲生,那就赶紧手术切除。“有研究表明,阑尾不再是无用的器官,它存在丰富的淋巴组织,在调节机体免疫和肠道微生物组成上具有重要作用,所以阑尾不该被轻易切除。”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王红玲教授表示,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推广,ERAT技术为治疗阑尾炎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为不接受阑尾切除术或不耐受手术患者,老年患者,小儿患者提供了新的诊疗选择。

当天,与会的专家教授分别就内镜逆阑尾炎治疗术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情况、儿童阑尾炎ERAT经验分享、广东地区ERAT 技术推广及难点思考等内容与前沿技术,进行深入的专题演讲和实践操作指导。

医院消化内镜技术不断创新
ERAT治疗在省内广泛推广

“ERAT治疗具有恢复快、创伤少、费用低等优点,十分适合要上学、考试或是有重要公务的人员和孕妇等人群圃人民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雷浩强介绍说,ERAT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型手术方法,其操作时长仅需15至30分钟,患者术后2小时即可恢复正常活动,且手术过程中能保留阑尾的生理功能,极大减轻了患者的身体负担。

雷浩强还透露,自2020年ERAT技术推广应用以来,已有300名患者顺利接受手术治疗,其中不乏从清远等地远道而来,希望保留阑尾功能的患者。

“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培训班,加强省内外医务人员沟通与交流,提升科室ERAT治疗专业技术水平。”他希望通过与会专家们的积极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并认可ERAT技术的独特优势,从而进一步扩大其在省内的影响力。

与会人员探讨内镜下阑尾炎治疗新技术(ERAT)。(黄圃医院供图)

据悉,黄圃人民医院在ERAT治疗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效已获得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认可,并于2020年荣获“广东省适宜推广技术”称号。目前,该技术不仅在省内得到广泛应用,更在南方医院及中山市各镇区医院得到积极推广与实践。

部分与会专家合影。(黄圃医院供图)

据介绍,黄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近年来在技术创新方面成果显著,已熟练掌握并应用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ERCP)、食管及肠道支架置放术、急诊内镜下止血术、消化道早癌筛查及切除术、消化道肿物切除术、生物反馈治疗多项高精尖内镜诊疗技术,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编辑 陈吉春  二审 陈伟波  三审 赖友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大年初八,开工大吉!
14743人浏览   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