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超250名学生奔赴“山海之约”!中山、六盘水教育协作结硕果
栏目:中山技师 来源:中山日报 记者 江慎诺 通讯员 廖安安 发布:2025-10-31

“从2021年两校首次携手至今,一批批师生往来于六盘水与中山之间,用技能与热忱书写着东西部协作的生动故事。今天,你们就是这个故事新的主人公——欢迎你们的到来!”10月31日下午,位于中山市技师学院北校区的现代服务系报告厅内掌声雷动。52名来自贵州省六盘水市的贵州首钢水钢技师学院学生,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湾区的向往,迎来了他们在中山交流学习的欢迎仪式。

记者了解到,2021年,粤黔两省确立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关系,中山市技师学院与贵州首钢水钢技师学院也签署了《对口帮扶教育工作协议》,明确了为期五年的帮扶关系。如今,两校的教育协作已走过5个年头,已有超250名学生来到中山学习。这场跨越山海的“山水之约”,从顶层设计的蓝图化为深度融合的实践,结出了累累硕果。

52名六盘水学生来到中山学习

“同学们,你们正身处一个崇尚技能、呼唤工匠精神的伟大时代。中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产业基础雄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求贤若渴。这次交流不仅是学习之旅,更是与未来职业发展的提前对接。希望你们把握机遇,练就过硬本领,让技能为梦想护航。”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的一番话,引得不少六盘水学生频频点头,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坐在台下的任鸿森就是其中的一员。“这次来这里,我既是来交流学习,也是来寻找发展机遇。”17岁的任鸿森在贵州首钢水钢技师学院学机电相关专业。他表示,大湾区制造业强劲,这里涌动着技能人才发展的无限机遇,他希望通过在中山市技师学院的学习,切实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学好一门手艺,也是铁饭碗。”

当天上午,任鸿森一到校,就迫不及待地到校园里转了一圈,“中山市技师学院就像一个公园,很大很漂亮,不仅满目翠绿,校园里的湖里还有两只‘黑天鹅’。”他还看到了教学楼里挂着不少优秀教师和学生的简介与成就,让他深刻感受到这里雄厚的师资力量,“感觉自己来对了!”在后续学习中,他计划一方面多利用这里的前沿设备进行技术钻研,另一方面在这里多结交新朋友、多了解校企合作机遇,为未来找工作铺垫基础。

郑海玉是贵州首钢水钢技师学院的带队老师,她将在这里陪伴52名学生度过此次交流学习时间。她介绍,本次该院共选派来自电气自动化和机电两个专业的45名男生、7名女生来到中山,“这些学生都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其中部分学生在技能竞赛中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他们都对此次交流学习充满期待,渴望在这里学习到更多先进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将全力让六盘水的同学们学有所获、住有所安、心有所归。”中山市技师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已根据专业将52名学生分别编入中山市技师学院机电系和家用电器系,单独各设一个班级,配备本土班主任,实现与本校学生同课同师同实训,同时将充分发挥利用好该院世赛基地、实习实训场地等场所,为学生提供与产业前沿接轨的实践环境。

考虑到六盘水学生远道而来,该学院已为学生准备好起居生活所需的各类物资,实现“拎包入住”。未来一两周,他们还将策划篮球赛等各类文体娱活动,发挥厨师学院制作粤菜美食优势,帮助六盘水学生更快与本地学生熟悉融合,品尝中山美食。他们还计划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走访体验中山本土人文风情。

中山市技师学院机电系、家用电器系与六盘水学生代表建立帮扶关系。记者 缪晓剑 摄

现场,中山市技师学院机电系、家用电器系还与六盘水学生代表建立帮扶关系。“这里有带着你们一起‘闯关升级’的教练和学长学姐,有让你们闪亮登场的‘大舞台’,更有等着你们来续写的‘山海情’。”中山市技师学院相关负责人对着六盘水学生们说到。

5年“山海之约”结硕果

5年来,双方院校构建了高效的协作框架,建立了互访机制与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不仅实现高层互访、骨干交流频密,更围绕师资队伍建设、技能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规划等七大核心领域开展了深度合作,推动两校协作从初步探索迈向深度融合,从单向帮扶升级为共赢发展,结出丰硕成果。

依托中山市技师学院的倾力帮扶,贵州首钢水钢技师学院技能竞赛水平实现了从长期“跟跑”到逐步“并跑”的关键跨越。自2021年以来,中山市技师学院累计接纳该学院共6批累计近30名师生赴粤,针对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水处理技术、信息网络布线等优势项目开展“一对一”赛前强化集训。

得益于此,在贵州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中,贵州首钢水钢技师学院学生斩获水处理技术项目铜牌1枚、机电一体化项目等6项优胜奖,一举实现该学院在省级最高级别职业技能赛事中奖牌“零的突破”。

在中山市技师学院的倾力帮助下,贵州首钢水钢技师学院技能竞赛水平实现了从长期“跟跑”到逐步“并跑”的跨越。通讯员供图

中山市技师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5年来,该院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双向模式,为对方院校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师资培训。

在“走出去”精准送教方面,该院先后派出谭纯、雷三元等近15名专家、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赴贵州首钢水钢技师学院开展专题报告、公开课、授课等教学教研活动。同时持续选派专业技术人才驻校开展中短期教学帮扶,累计惠及对方学院师生约1100人次;

在“请进来”沉浸跟岗方面,中山市技师学院累计邀请贵州首钢水钢技师学院20余名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赴校,深度参与教学教研活动。

中山市技师学院先后派出谭纯、雷三元等专家、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赴贵州首钢水钢技师学院开展送课、听评课、专题报告等教研活动。通讯员供图

两院共建的“同课同师、协同育人”联合培养机制是协作工作的亮点品牌。当天奔赴中山的52名六盘水学生就是这项培养机制的直接受益者。中山市技师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培养过程中,学生可结合个人兴趣与职业规划,自主选择电子技术应用等专业,与中山本地学生“同课同师”,深度融入优质教学环境,拓宽专业视野、提升技能水平。

2024年,协同培养模式进一步升级。中山市技师学院从交流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参训,并推荐参加第十一届中山市技工院校技能大赛。在此基础上,16名两校优秀学子入选“校园优工培训计划”,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淋浴房安装和调试技能”强化训练。此次创新首次实现校企资源、东部平台与西部生源的有机结合,既为学生搭建精准就业通道,也为粤黔产业协作提供人才支撑。


两校共同构建的“同课同师、协同育人”的联合培养机制已成为协作的亮点工程。通讯员供图

记者了解到,后续,双方院校将在专业共建、师资共培、竞赛共训、人才共育等领域不断深化合作,重点在世界技能大赛省级集训基地建设、地方特色产业技能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寻求新突破,推动东西部教育协作向更深层次、更宽路径、更广维度、更实举措、更佳效果迈进,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与大国工匠。


编辑 江慎诺  二审 黄凡  三审 岳才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