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广东省总工会分别表彰了一批在各行业中表现出色的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中山共有12个集体和20位个人代表入选。来自中山市技师学院的梁嘉伟就是其中之一,获得“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梁嘉伟不仅是高级技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还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更是中山市技能大师工作室、中山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目前,梁嘉伟任职中山市技师学院技能竞赛教练。他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凝心聚力培育代代技师学子为国争光,为中山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优秀的技能人才。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
我们一起去聆听这位“90后”劳模的故事
拿下世赛金牌
实现中国“零”的突破
2009年入读中山市技师学院后,梁嘉伟一头扎进学习当中,刻苦钻研技能。历经8年系统学习和训练后,梁嘉伟在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代表中国参加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并成功斩获金牌。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我国在此项目上的第一枚金牌,实现了中国在世界技能大赛信息通信领域金牌“零”的突破。梁嘉伟说,当他站上最高领奖台,听到国歌响起、看到五星红旗升起时,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以技能报效祖国的梦想终于化作现实。

备战世界技能大赛时,梁嘉伟已经是一名准父亲。但为了知识学习更扎实,技能掌握更充分,梁嘉伟经过30多个小时火车的长途跋涉,独自远赴位于天津市的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开展各项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技术。
到天津的第三天,梁嘉伟的女儿顺利出生。等梁嘉伟集训完回到中山时,他的女儿已经五个月大了,这也是父女俩第一次见面。等到第二次见女儿时,她已经会开口说话了,但与梁嘉伟甚是陌生,愧疚感盈满了梁嘉伟的心。“我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打破一切不可能,成为世界技能大赛冠军,为国争光。”梁嘉伟说。
从那刻起,每天叫醒他的不再是闹钟,而是梦想,是一份更重更大的责任和使命。为突破操作技能瓶颈,提高操作精准度和熟练度,夜以继日进行强化训练,汗水一次次浸透了厚厚的工作服;为了适应各种饮食习惯与比赛环境,前往全国各地进行“魔鬼式拉练”,感受不同环境、气候与饮食……每天睁眼的十几个小时,梁嘉伟都在进行项目技术研究与训练。

世界技能大赛项目质量要求高、技术难度大。梁嘉伟便和专家队通过科学分析和艰苦训练,研发了“十指熔纤法”等多种创新技巧,先后获国家授权专利5项。为了做到“以万变应多变,以不变应万变”,梁嘉伟通过成千上万次的技术分析与训练,将操作手法转化为肌肉记忆,最终将熔纤准确率从99%提升到99.99%,确保每次光纤熔接损耗都在0.01以下,每个手法动作零失误。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段艰辛的备赛历程和这份优异的成绩单,不仅让梁嘉伟实现了为国争光的梦想,也使他成为了中山最年轻的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成为一名大国工匠。截至目前,梁嘉伟已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第四届南粤技术能手、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技术指导专家、中山市优秀人才、中山市第四层次紧缺适用人才等多项荣誉。
“我很幸运,我生长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国家高度重视技能人才成长的时代。”梁嘉伟说。
投身教学“授人以渔”
指导选手斩获世赛奖牌
“希望我的学生能获得世界技能大赛奖牌,在全国同行内具有重要影响力。”这是梁嘉伟许下的心愿。
从世界舞台回到中山后,梁嘉伟将国际化技能标准融入课堂教学,不仅将其丰富的参赛经验和高超技能传授给全国各地选手,还多次带领中山学子冲上国家级赛场,充分展示中山高技能人才风采。

梁嘉伟勤于钻研、善于创新。他依据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研究创新多种信息网络布线国际操作手法,将布线时间由原来3小时的工作任务缩短到1小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得到各国专家一致认可。在提升技能同时,梁嘉伟不断提高网络布线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破格获评高级实习指导教师,受聘为十余所职业院校兼职竞赛专家、客座教授。
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聘任梁嘉伟为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中国技术指导专家,连续两届指导的参赛选手在俄罗斯喀山、日本东京获得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银牌。并且,梁嘉伟还指导中山市技师学院青年教师张俊强成功入围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国家集训队,并在国家队首次阶段性考核选拔中成功晋级全国五强。指导选手参加第二届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斩获银牌,先后获国家级、省、市级技能竞赛奖励20余次,多次获评优秀指导教师,实现参赛100%获奖。

多年来,梁嘉伟致力将世界技能大赛竞赛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其多篇教学成果获评国家级、省级奖项。不仅如此,梁嘉伟还成为了中山市技能人才宣讲团的一名讲师,前往各类院校“现身说法”,大方分享自己技能报国的经历,鼓励广大学子勤勉刻苦,坚定技能成才的信念与信心,努力成为大国工匠。
“新时代青年技能人才肩负不可替代的使命,技能人才可以大有作为,也必将大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技能人才也就是在座的各位同学”。这是梁嘉伟每次到技工院校开展宣讲时总会说的一句话,他也坚信技工学子经过努力也一定可以做到。
技能创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将继续提升技能、传帮授带,努力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帮助更多拥有‘技能梦’的青年走上技能成才、技能就业、技能创业、技能报国之路,为实现中山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梁嘉伟的眼里满是坚定。
编辑 江慎诺 二审 黄凡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