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澳门老板爱耍太极,英国友人也来求教 | Living in Zhongshan
栏目:影像 来源:中山+ 中山市海外传播中心 发布:2025-07-30

[点击视频↑↑]
他与中山结缘三十多年
曾经的玩具厂老板,如今痴迷太极拳传承

2025年,是太极拳列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五周年。今年77岁的李荫祥在生日那天许下愿望:“我希望将太极拳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受益。在我有生之年,能传一天算一天。”

身为中山大同太极拳社的创始人,澳门人李荫祥每周三次来三乡教太极,风雨无阻,一晃十年,其弟子中还有英国人。曾经,李荫祥在三乡开厂,武术只是业余爱好。如今,他专注于太极拳的传承,并曾随师父倪剑浩到国外交流。是怎样的冲动,让他变换了事业的方向?且听他道来缘由。

由工厂到武馆
67岁时他迎来事业“转场”

早在1993 年,李荫祥便与中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他是一间玩具厂的老板。“可以说,我见证了中山这三十多年的城市发展。将工厂从珠海搬到三乡马溪村附近后,初时,想买一颗螺丝,我都要开车上石岐才能找到。现在的三乡,大变样了。” 这些年,但见鳞次栉比的楼宇拔地而起,民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便利生活触手可及,他对中山更加眷恋。

今年6月22日,恰逢当地举办非遗集市,李荫祥特意带几个弟子故地重游了桂南马溪村。华侨种下的百年樟树林已“进化”为香樟公园,游客熙熙攘攘。他们一行人一边品尝小吃,一边漫谈今昔,李荫祥尤为感慨:“谁能预料,今天的三乡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对李荫祥本人而言,他同样也在三乡经历了事业方向的重大变化。

李荫祥指导弟子练习太极拳基本动作。 记者 刘万杰 摄

从小热爱武术的他,年轻时练的是虎虎生风的洪拳。上世纪90年代,他赴深圳洽谈业务,偶然结识了正在那里授艺的倪剑浩,后者是太极名家李剑方、寇桂江、王九成等人的徒弟、厦门大同太极拳社的创始人。

李荫祥被太极拳刚柔并济的神韵所吸引。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也跟着学了几招,没想到从此痴迷,成为一名矢志不渝的传承者。“我跟着倪师傅学了十几年。我承继了他的两种太极拳,一种是王其和太极拳,一种是传统杨氏老架太极拳。

李荫祥带领众弟子一起耍太极。   记者 廖薇 摄

李荫祥坦言,曾经的自己,脾气很是暴躁,学了太极拳之后,心态慢慢变得平和。因为经常打拳,他的身体素质也得到很大的提升。“你别看我77岁了,我徒弟四十多岁,体力还未必及我呢。”

切身体会到这项中华传统武术对强身健体和修身养性的益处后,李荫祥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向大众传播太极拳的必要性。起初,他只是在自己的工厂内,在闲暇时,教员工们耍太极,一起锻炼身体。2015 年,玩具厂的经营告一段落,本应退休的李荫祥全身心投入到太极拳的传承。他邀请师父倪剑浩,一起在中山开办大同太极拳社。

李荫祥与弟子对练。  记者 刘万杰 摄

“师傅让我帮忙教拳,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开厂虽有利润收入,但精神损失大,开拳馆虽谈不上利润,但有助身体健康,还能让他人得益。” 李荫祥笑道,随着年纪渐长,他愈发追求精神的满足,“做人,最紧要是安乐。”

随师赴海外交流
英国人也来求教

中山大同太极拳社,隐于三乡镇繁华商业地带一处住宅楼的二层,其招牌很不起眼。它毗邻大润发超市,室外是车水马龙,馆内却甚是清幽——雅致的中式布置,润心的背景音乐,透过落地玻璃窗,小区园景的一抹葱茏探入眼帘。

当我们步入这片清净之地,紧张的神经瞬间松弛下来。

中山大同太极拳社的布置古色古香,条案正中摆放着太极宗师杨露禅像。  记者 廖薇 摄
中山大同太极拳社一角,展示了倪剑浩与李荫祥及众弟子的合影。 记者 廖薇 摄

“棚、捋、挤、按……”武馆内,李荫祥满头银发,但身姿挺拔、动作稳健,如行云流水,他正在带领弟子们练习太极拳的基本功。“每个星期,我都会从澳门上来这里授课三次,风雨无阻。

李荫祥的学生来自各行各业,既有以前工厂的员工,也不乏因健康诉求而慕名前来的求教者。记者看到,徒弟中还有一位“老外”——来自英国的Dean Annison,他有一个中文的拜师名:“存道”。

李荫祥的学员中有外籍人士。  记者 刘万杰 摄

“我对太极的热爱源自我的妻子,当时,我们想一起做一些双方都喜欢的运动,恰好在澳门认识了李师父。”存道说,夫妻俩每周都会随李荫祥来三乡练习,他很喜欢这个古色古香的武馆。庄严的中堂布置、飘逸的翰墨书法、以及陈列着历代宗师的“照片墙”,让他感受到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

运气,是太极拳练习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位英国人眼里,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气,都是一种很难解释的存在。“我想它的含义因人而异,对我而言,宇宙有一种能量动力,在我们之间流动。太极将能量导向积极的一面,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从事多种生意的存道平时业务繁忙,而学习太极拳,让他得以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获得放松,“因为练习过程中,你必须心静、专注。”

李荫祥等人前往马来西亚参与文化交流。

存道不是李荫祥唯一的洋弟子。李荫祥还曾经跟随师父倪剑浩,前往马来西亚作国际武术交流。“我是抱着增长见识的初衷前去的,上台表演后,发现外国人对我们的太极拳很感兴趣。这让我很自豪。”李荫祥的眼睛闪烁着光彩。他告诉记者,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太极拳蕴含的和谐理念正日益受到世界的认可。这种跨文化的认同,让他更加坚定了弘扬太极拳的信念。

李荫祥2019年赴马来西亚参与国际中华武术名师交流大会的纪念品。 记者 廖薇 摄
李荫祥(左二)等人参加武术对外交流活动合影。

“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教下去。”他继而转向弟子们说道,“你们要抓紧时间,尽可能多学一点。”

Macao Boss Teaches Tai Chi
in Zhongshan

Even British Comes to Learn

As the founder of the Datong Tai Chi Society in Zhongshan, 77-year-old Lei Iam Cheong, a resident of Macao, comes to Sanxiang, Zhongshan City three times a week to teach Tai Chi. This has been lasting for ten years. He even has a British disciple. Sifu Lei has followed his master Ni Jianhao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martial arts exchange abroad.

However, he used to be the owner of a factory in Sanxiang. At that time, martial arts were just his hobbies. What kind of impulse made him switch career to pass down Tai Chi? Let's listen to his story.

李荫祥和部分弟子的合影。

出品:中山市海外传播中心
统筹/编导/英文终审:记者 廖薇
视频摄制:记者 刘万杰
采写:记者 廖薇 实习生 冯筠涵
图片:记者 刘万杰 廖薇
翻译:记者 曾嘉慧 实习生 欧静岚
英文校对:记者 甘颖
封面设计:记者 林子晴


编辑  周闪雨 二审  冷启迪   三审  林志强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2025中山书展云平台
26617人浏览   2025-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