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走进企业实验室|“冰火”炼镜头
栏目:影像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5-07-10

——走进广东弘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

“夏天车被晒得滚烫,冬天零下结冰,车载摄像头的解析力会发生什么变化?”在广东弘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测试台前,测试工程师将镜头模组放进测试舱内,舱内温度瞬间从-40℃切换至85℃。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曲线,清晰记录着镜头解析力的每一丝变化。

正在进行这场严苛测试的“模组温漂测试机台”,是弘景光电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测量设备,在国内尚不多见。当指针跳到49.5℃时,屏幕上的测试图突然清晰了几分。“这说明这枚车载镜头在高温下性能稳定,车主夏天看后视镜不会模糊。”测试工程师解释道。

实验室的每一台设备都像一位严谨的“考官”,日复一日地给镜头“出考题”。从极端温度考验到雨水侵袭模拟,从细微偏心检测到杂光干扰测试,弘景光电用国内外领先的测试设备,守护着光学镜头的“视觉品质”。

在实验室的另一处,针尖上的水滴正缓缓滴落在车载镜头镜片上,在200倍显微镜下,水珠以110°的接触角形成完美弧面——这不是物理实验课,而是测试镜头疏水性的日常场景。这种疏水处理能让镜头在暴雨中保持清晰成像,是智能驾驶镜头的关键技术之一。

雨天行车时,镜头表面若挂着水珠,画面会像蒙了层雾。而经过测试的镜片,能让水珠“站不稳”,顺着玻璃滑走。“消费级镜头要求没这么高,但车载镜头必须过这关,关乎行车安全。”测试工程师说着,又换上另一枚镜片开始新的测试。

测试工程师每天要完成上百次这样的检测。

这些经过“千锤百炼”的光学镜头,正成为全景相机、智能汽车和智能家居的“明眸”。


▲实验室里,检测人员正在德国全欧HR单镜头高低温温度测试机台进行工作。


▲检测人员在观看全景运动相机镜头。


▲检测人员将镜头放在全欧HR机台上进行光学参数测试。


▲检测人员将镜头放在全欧OC3D机台测试空气间隔以及镜片偏心。


▲检测人员在进行镜头FOV视场角测试。


▲检测人员固定好镜头,准备进行紫边影像测试。


▲检测人员将镜头安装在自动鬼影测试模块机台。



▲自动鬼影测试模块机台正在测试(灯源摆动中)。


▲检测人员将镜头放置于点亮模块。


▲检测人员将点亮模块固定在三角支架上。


▲镜头放置在水滴角测试机台上进行防泼水膜测试。


▲镜头镜片镀膜反射率测试。


▲ISO12233图卡实拍。

 

图/本报记者 余兆宇

文/本报记者 高倩荷


编辑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林志强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绝美!今日份中山晚霞大片推送
11328人浏览   2025-07-08